-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阜阳市棉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doc
阜阳市棉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摘要 阐述了阜阳市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该市防治棉铃虫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铃虫;发生规律;防治对策;安徽阜阳
中图分类号 S435.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165-01
棉花生产在阜阳市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阜阳市国土面积775 km2,可耕地面积57.4万hm2。历史上阜阳棉花种植面积较大,曾经达到6.67万hm2。据不完全统计,危害棉花生长的病虫害有300余种,在我国危害棉花的害虫有300多种,而棉铃虫的危害又是最重虫害,受到棉铃虫侵害的棉花轻者会导致产量大幅下降,甚者将造成绝收。2015年阜阳市棉花面积仅8 500 hm2,比2014年减少了3 200 hm2,产量达1.05 t,比2014年下降了33.4%。阜阳市棉区发生的棉铃虫害,对棉花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对于棉花种植的中后期来说,保蕾、保花、保铃是病虫害防治的重点,除了充分利用天敌进行防控之外,还应当注意关注病虫害的发展动态,尤其是棉铃虫的发生趋势,同时也是棉铃虫发生和防治关键时期。为有效控制危害,保障棉花生产安全,突出做好棉铃虫的防控工作。
1 发生规律
棉铃虫属于一种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多发于棉花的蕾铃期,发病范围广泛,遍布世界各地棉花产区以及蔬菜种植区。一旦发病,危害十分严重,重灾年份通常可带来50%以上的减产,甚者造成绝收。据统计,自1991年以来,每年由棉铃虫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棉铃虫的幼虫通过食含嫩叶方式对棉花造成侵害,造成棉花叶片穿孔或缺棵,致使叶片变黄、出现烂铃,通常情况下,一个棉铃虫幼虫能够侵害十几个蕾铃。以黄淮棉区为例,每年棉铃虫将发生4~5代,以蛹的形式过冬,待翌年4月中下旬时成虫,但第1代幼虫并不会给棉花带来危害,而是生活在豌豆、小麦地里。待到6月上中旬时,第2代幼虫开始发生,此时棉花处于纤维盛期,棉铃虫的卵主要分布在嫩叶正面以及嫩头处,该阶段已经对棉花带来一定危害。到了7月中下旬时,进入2代成虫的盛发期,将大量虫卵产于棉花的顶心、边心的嫩叶以及嫩蕾的苞叶上面。3代发生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之间,该阶段大量的幼虫钻入棉铃,对棉花产生的危害最大。由于棉铃虫的越冬代与花不整齐,再加上成虫产卵周期长,非常容易造成第2、3代成虫交叉发生,加重了病害影响程度,同时也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棉铃虫的第4、5代通常不会对棉花造成危害,多会影响蔬菜、玉米等作物。根据历年数据显示,太和县通常情况下会发生4代棉铃虫,5代极少发生。
棉铃虫成虫通常夜间活动,具备较强的趋光性,对半萎蔫的杨树枝具有较强的趋向性,且交尾产卵亦在夜间进行。其幼虫共分为6龄,不同龄期的幼虫危害习性也各有差异,准确地掌握棉铃虫成虫的生活习性将有利于病害的预测与预防。刚从卵壳中出来的小幼虫主要以叶面取食,等到第4天时便转为以取食花蕾为主。总体来说,3~4龄幼虫对棉花的蕾与花影响较大,而5~6龄幼虫则更多的为害蕾铃、大蕾以及花朵,如需用药防治,应当在2龄前施药,此时虫体幼小、抵抗力差,且暴露在外,易于毒杀。除了采用化学防治外,建议配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进行综合治理。
2 防治对策
2.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指通过诱杀方式防治虫害,主要包括诱虫与杀虫2个环节。对于大面积种植棉花的情况下,利用成虫的趋光性,采用高压宫灯进行诱杀的方式最为高效。此外,根据棉铃虫对半萎蔫杨树具有较强趋向性的特点,采用杨树把进行棉铃虫诱杀也十分经济有效的,可以在各代成虫的初期,将长度约为70 cm的半萎蔫的杨树枝,每10根扎成一把,在傍晚时分棉花地中放置75把/hm2,待第2天清早时候,收集藏在杨树把上的棉铃虫,检查卵的发育情况,区分雌雄,清点数目,这样不仅可以较为准确预测虫害情况,还可以直接消灭成虫。此外,还可以通过种植少量的玉米用来引诱雌蛾在其上产卵,适时喷药集中杀死幼虫,同时可以结合田间管理,摘除着卵较多的嫩叶嫩头,并集中销毁[1]。
2.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通过天敌等实现对棉铃虫的防治,棉铃虫的天敌较多,可以较好地抑制虫害恶化,天敌又可细分为寄生卵(如玉米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寄生幼虫(如螟蛉绒茧蜂、齿唇姬蜂)、捕食性天敌(草蛉、胡蜂、瓢虫、乌雀、蜘蛛)以及细菌、真菌、病毒等[2]。
2.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采用化学杀虫剂来实现棉铃虫的防治,通常在棉铃虫卵孵化盛期到2龄盛期之间进行。可选的杀虫剂种类繁多,可以因地制宜,建议选用以下杀虫剂:使用10.8%凯撒乳油150~225 mL/hm2对水450~600 kg/hm2喷雾,或用40%水胺硫磷乳油900~1 800对水450~600 kg/hm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