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年级下册第17课《大自然的语言》word教案.doc

2019年二年级下册第17课《大自然的语言》word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剥开婚纱摄影低陷价阱

2019年二年级下册第17课《大自然的语言》word教案 石狮市祥芝中心小学蔡乌霞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的科学儿童诗。文章共九个小节,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给我们揭示了大自然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现象。从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白云高飘,蚂蚁搬家,蝌蚪游泳,大雁南飞,昭示了自然界中季节的的更替。鱼鳞上的圈圈,“三叶石”“庐山漂砾”则可推算鱼儿的年龄,推知史前地质。作者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文本生动而有情趣,文章活泼而简洁的文字吸引孩子饶有兴趣的去读。在读中去感受“你看那……”“不就像……”时与大自然的亲密之情,让孩子去体会这有着无穷奥秘的诗句的意蕴和涵义。《大自然的语言》更是一份大自然的召唤书——召唤我们走进大自然,去读懂大自然妙不可言的语言。 学情分析: 这首文字浅显、文笔优美的小诗,无论是在识字、阅读,还是在理解感悟上都不会给三年级学生形成太大的障碍,所以教学中我们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词句,在朗诵中悄然走入这份大自然的召唤书中,去观察思考,去读懂妙不可言的自然之语,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一些知识,激发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认字4个,写字5个。 利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年轮、汪洋、妙不可言”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仿照诗歌写一节。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图书王国、走进网上世界,进行活动,寻找大自然的语言,如:春、夏、秋、冬的语言,晴天、雨天的语言,地震的语言,或其它语言,以及一些谚语。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入手,引发兴趣 借助课件(人类的语言),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用什么来交流?他们为什么要使用语言呢? 揭示课题,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师:同学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语言,有一首诗向我们介绍了一种神奇的语言。那就是——出示并齐读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共同去学习,去发现吧! (设计意图:课题“大自然的语言”新颖别致,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本身就具备了神秘性,于是我设置让学生质疑课题,从质疑入手,引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情况,初步感知课文 1、生字词关:开火车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重点指导书写“圈” 2、朗读关:抽同学接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地进行评价。 3、理清课文脉络:默读课文,想这首诗有没有总说的小节,哪几个小节具体描述大自然的语言? 4、自读诗歌,合作完成表格 大自然的语言 告诉我们的奥秘 …… …… 你想用文中的哪个词语形容大自然的语言?(妙不可言)理解并造句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于是我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通过表格梳理课文写的7种大自然的语言,从而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品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过渡:这么多美妙的语言,想不想细细地品味一下?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在小组内读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交流反馈读书感受、看法   预设: (1)第2小节 ①课件展示(蓝蓝的天空,白云高高地飘)看到蓝天、白云,草地,你有怎样的感觉? = 2 \* GB3 ②理解词语高高,准并指导朗读,读高高声调高而上扬,准时读得肯定些。 (2)第3节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哪个小节的结构和第2小节相似?(第3 小节) = 1 \* GB3 ①课件展示(蚂蚁搬家)为什么下雨前,蚂蚁要搬家呢? = 2 \* GB3 ②指导朗读,“也”读重音,先自由练读,再点评指导。 (3)第4、5小节 = 1 \* GB3 ①课件展示。这两小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反问,比喻,拟人) = 2 \* GB3 ②指导朗读 学习两句反问句。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运用同样的方法指导第6、7小节 过渡句:其实,每当季节更替变换的时候,大自然都会告诉我们,我们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迎接另一个新的季节了。让我们继续交流你喜欢的小节。 = 1 \* GB3 ①出示图片理解年轮,鱼鳞 = 2 \* GB3 ②指导朗读(破折号拉长,读清楚怎么知道鱼的年龄,读出趣味性) (5)第8 小节 过渡: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以前这里曾是什么样子的? = 1 \* GB3 ①读第8小节,了解“三叶虫”化石 = 2 \* GB3 ②指导朗读 过渡语:要不是大自然告诉我们,谁能想到眼前这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几亿年前竟是汪洋一片,多么神奇的大自然的语言呀?怎样读出它的奇妙与有趣呢? 3、咦,品读到这,你明白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