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野外特殊伤病急救.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野外特殊伤病急救

環境急症之 熱急症 止血 台東縣消防局醫療指導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台東分院急診醫學科 鄭宏熙醫師 熱急症 體溫調節 體溫調節中樞:下視丘 產熱機制:細胞代謝作用、肌肉活動、顫抖 散熱四途徑:輻射(頭頸部占50%)、傳導(水中散熱速率為空氣中25倍)、對流、蒸發 人體體溫的調節 環境溫度比人體低:輻射以及對流(環境溫度>33.3℃以後,以上的效果都不好) 環境溫度比人體高:汗水蒸發,濕度越高,效果越差;注意脫水以及電解質不平衡 心血管系統與神經系統的調節 引起熱急症的三大要素 來自環境的熱過多 體內產熱增加 身體散熱不良 高危險群: 老人與小孩 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腦神經疾病、肝腎疾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酒癮等 病患評估–病史詢問 環境因素 病患因素 詢問病患是否有肌肉痙攣 病患是否仍然虛弱無力 病患評估–身體檢查 嚴重的肌肉痙攣 脫水後:休克的早期以及晚期症狀 體溫評估 皮膚癥候的評估:蒼白濕冷、潮紅乾熱、濕熱等 熱痙攣 定義:大量流汗之人以純水或其他低比重溶液補充體液流失導致肌肉不自主抽筋稱之 大部分發生在小腿肚的肌肉,但大腿或肩膀有時也會發生 發生時機常見於大量流汗後數小時的休息時間(例如白天大量流汗到夜間睡覺時突然被小腿抽筋的劇痛驚醒) 治療以及預防方法包括喝加鹽巴的水或喝運動飲料來補充流失的體液 熱衰竭 原因 出汗太多、太久 水分、鹽分攝取不足 適應不良 嘔吐或腹瀉 症狀 頭痛、頭暈、疲倦 體溫升高 口渴、食慾差、嘔吐或腹瀉 尿液變濃 虛弱、遲鈍、協調不良、注意力分散 熱衰竭 現場處置原則 離開熱源,解開緊束的衣物 到陰涼處,讓病患躺下,腳墊高,用風扇吹或開大空調降溫 若病患意識清楚,則可每15分鐘給予半杯水喝,假如病患合併嘔吐無法喝水,則協助中級以上救護技術員給予靜脈點滴注射 熱中暑 原因:突發性體溫調節失效 診斷: 皮膚乾燥、不出汗 體溫上升、常超過40℃ 失去理性 肌肉無力、軟弱 四肢不隨意活動 昏迷、抽搐 點狀出血、紫紺 嘔吐或腹瀉帶血 心跳、呼吸加快 熱中暑 現場處置原則 給氧氣 儘速降低體溫是救治唯一且最重要目標,可使用冰水浴、冰敷、電扇、冷氣或救護車上的冷氣等方法 為避免體溫降的過低,體溫如降至攝氏40℃以下時,即可停止降溫 協助中級以上救護技術員給予病人靜脈注射生理食鹽水或乳酸林格氏液,每小時250cc 儘速將病人送至醫院 止血 出血的定義、種類、原因(一) 出血定義:血液流出血管外稱之 外出血:血液自傷口流出。 內出血:內部出血,但可能無明顯傷口 動脈出血:血液隨脈搏噴射而出,血色鮮紅,不易止血 靜脈出血:血流較緩而平穩,血色暗紅,止血較易 微血管出血:血液呈點狀緩慢滲出,血色赤紅,多半自然停止 出血的定義、種類、原因(二) 原因: 血管損傷:外傷、血管炎 凝血機能不健全: 血小板數量過低或機能不健全 凝血因子缺乏: 先天性:如血友病 後天性:如嚴重肝病 大量失血時的徵候 臉與唇變得蒼白 皮膚厥冷汗濕 頭昏眼花 脈搏微弱快速 口渴 情緒不安,全身不適易激躁 呼吸表淺,打哈欠 最後可能昏迷、瞳孔放大、死亡 控制出血的一般程序 在接觸病人之前,戴手套(橡膠)保護你自己,避免愛滋病毒和其他病的感染 獲得病人簡單的損傷史可決定可能的內出血 快速評估出血原因及部位,及病人的一般狀況 使用減少出血、失血的姿勢,如果可能讓他躺下來,將腿提高 直接加壓和使用止血點控制出血 維持呼吸通暢和給氧 給予毛毯保暖墊蓋,預防體熱散失,但勿過熱 每5分鐘測生命徵象一次,每15分鐘評估病人一次 給病人休息,預防增加心臟跳動,以免使血流加速干擾凝血形成 警覺失血合併症 外出血常用止血法 直接加壓法 大部分體外的出血(尤其是靜脈出血)都可以直接在傷口或周圍施以壓力而止血 緊急的時候,可以用乾淨的布或衣服來止血 身上沒有可利用的布時,應即用手壓住傷口,但較易引起細菌感染,須儘量避免 也可以將患肢抬高超過心臟加強止血效果 止血點止血法 「止血點」是指動脈或靜脈最接近傷口,又最接近皮膚表面,下面又貼近骨骼上的部位 事故傷害發生時,若現場沒有壓迫性敷料可用時,可於動脈近心側按壓止血點以控制出血 這種止血法可以減少出血量,但不能完全止血,要配合直接加壓法使用才可 動脈出血應壓於傷口之近心端,靜脈出血則應壓於傷口之遠心端 止血帶止血法(一) 使用時機:只有當嚴重而危及生命安全的大量出血,且無法用其他方法止血時,才使用止血帶 施用部位:大腿及股關節部位(下腿不宜應用)、上臂(前臂不宜應用)、手指及足趾、陰莖 將止血帶置於傷口上端,介於身體和傷口之間,但不要在傷口邊緣。一般對於臂及手部,可縛於腋窩下10公分處;對大腿、小腿及足,則縛於腹股溝下10公分處 要紮緊前,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