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观潮》(林立权版)概要
* 观 潮 周 密 自学:视频欣赏 自学:助读资料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东坡曾 这样称赞钱塘江大潮。 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农历八月要从东海回趟娘家,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宋朝最盛。观潮现在浙江海宁,但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临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作者作品:周密(1232—1298), 南宋文学家,字公谨,号草窗,晚年号四水潜夫,宋末曾任地方官。宋亡不仕,隐居湖州弁(biàn)山,以歌咏著述自娱。能诗文,善书画,著述颇丰,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草窗韵语》等。浙江湖州人。 本文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 自学:助读资料 自学:诵读练习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读出气势、感情和文言文的味道。 自学:掌握词句 翻译字词:口头解释加线的重点词语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②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③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④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虽席地不容间也。 自学:领会文意 阅读课文并思考,后分层并概括层意。 四层: 第一段:写江潮之雄; 第二段:写演习之威; 第三段:写弄潮之勇; 第四段:写观潮之盛。 自学:领会文意 二层: 第一层为前三段,描绘江中壮美之景(三个典型场景:浙江怒涛、水军演习、吴儿弄潮);第二层为第四段,记述江边盛况。 (或者:第一层为第一段,雄伟壮观的风景画;第二层为后三段,情趣横生的风俗画。) 自学:领会文意 热爱大自然; 怀恋故国的感情; 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自学:领会文意 合作:欣赏美文 合作学习、思考、讨论、探究: 试着举例分析说明文章的一点精美之处:语言生动之美、结构层次之美、内容之美、场面描写之美、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 点拨:欣赏美文 美在结构的灵动、层次的清晰。 美在风景和风俗相融、内容丰满翔实。 点拨:欣赏美文 美在语言精练、描写生动。 点拨:欣赏美文 美在情感丰富深刻。 点拨:欣赏美文 美在手法运用灵活多样。 点拨:欣赏美文 测评:练习巩固 阅读1段,回答下列问题: (1)节奏划分: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解释加线词语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4)总写钱塘江潮总体特点的句子是哪句? (5)写潮来时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描述的?试举例说明。 阅读下列古词,回答问题。 测评:练习巩固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上阕写观潮人群涌动盛况句子是______,______和潮水气势汹涌的句子_______,______。下阕写弄潮儿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和观潮人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上下阕(片)加线句分别对应文中的哪句话? 3、这首词从描写角度看,有什么特点?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