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第五讲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第五讲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从本讲开始我们将讲授科学技术观,这是本书的重点部分。本讲主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科学的本质 第二,技术的本质 第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的本质 19世纪下半叶,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分门别类加以研究的学问)1893年,康有为将其引入中国。清前,中国把自然科学称为格致学。 关于科学的概念,学术界有争议,有不同的观点 。由此在今天科学文化在优势的社会里,出现许多与科学相关问题的争论。我们认为:科学是多棱镜,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体会;科学是进化树,在不同时代,其内涵也有差别。贝尔纳说:科学不是个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我认为,人们应该根据科学发展的需要定义科学、理解科学。下面是人们对科学概念的几种理解。 1、科学是求真的一种认知活动、方法系统和知识体系。 科学作为求真的认知活动是一个无完结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认识和实践结合的不断反复,科学家以越来越严密的社会组织来建构这个过程;科学是人与外部世界的中介,作为中介它不断形成着行之有效的符号、逻辑和操作规则的方法体系,实验和数学方法是其最基本的方法;认知成果和中介方法集中表现为一种自圆的系统知识,成为区别于经验知识的标志。 2、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自然科学与宗教、艺术、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不同,是人类关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是追求认识客观性的社会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民族性。科学作为一种追求客观性的期望也形成一种科学文化,出现科学思维、科学语言、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等,构成社会的另一精神指南。 3、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科学是人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知识,这一知识对人类能动的改造自然界和社会提供了潜在的基础,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但随着近代科学向现代科学过渡,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科学和技术一体化加快,科学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逐步让位于现实生产力,第一生产力特征越发明显。 4、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随着科学日益渗透到社会各方面,科学成长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事业,一种社会建制。它向社会的其它子系统一样,有一个独立的社会体系结构,同时与社会其它子系统形成密切联系;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是科学演化发展的结果,大科学必然导致科学社会建制化。 二、技术的本质与特征 1、定义技术的几种方式 从技术与人关系看:技术是人的体外器官,是人的自然器官的模仿和延伸; 从技术与生产关系看:技术是企业发展、生产、传达其产品和服务的知识、诀窍、技艺理论与实务总和; 从技术与社会关系看: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人类生活的根基,我们未来生活的决定者,技术社会建构论认为技术产生、发展受社会制约,社会决定它的发展。 从哲学角度看:技术不是简单的手段或所谓人类活动,而是一种与自然不同的非自然的展现方式。 技术涉及领域广,功能多,思考技术角度也多样。 2、一种技术定义 我国学者高亮华在综合各种技术定义基础上,给出一个技术定义:技术是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以满足其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体系。 3、技术的本质特征 ▲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自然性表现为技术发明和使用要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资源;社会属性指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要遵从社会规律,受社会因素制约。 ▲技术的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 技术是达到人类目的的手段,有中性的一面,但同时技术在设计中又灌输有伦理、政治价值,在使用中又能影响社会价值。 ▲技术的人类有益性与有害性:技术把人的需要作为目的,所以他能给人带来益处,但同时技术又是破坏自然进程的力量,势必会造成生态问题 ▲技术的自主性与社会建构性:技术有独立性,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它有塑造人、控制人,引领社会的一面,但同时任何技术又都受社会的影响,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来选择和建构。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总体上看,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技术则是一种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二者有根本的区别,也有紧密的联系。 * * 发明家、工程师 学者、教授 任务提出 相对大 相对小 生态的影响 私人或雇主 全人类 成果所有 好、坏、实用、经济 真与假、正确与错误 评价标准 较短、有明确规定 试验、综合、想象 目标明确 更强 确定的、近期的 直接的、现实的 知识可操作及物化 变革客观世界 技术 较长,难以严格约束 实验、归纳、分析 自由探讨 较弱 不确定的、长远的 间接的、潜在的 概念等知识形态 认识客观世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