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启式发教学探索.pptVIP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数学课堂启式发教学探索

高中数学课堂启发式教学探索 长乐数学名师工作室 陈永河 一、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启发式的实质,概括的说,就是启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求必须加强数学活动的过程及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 华罗庚教授说得好:不要只给学生看做好了饭,也要让学生看到做饭的过程。 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讲授全部现成结论,对学生的错误不是直接纠正,而是用另外的补充问题来帮助暴露矛盾,使学生清楚地感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一、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1、启发式教学------最具生命力的教学观 2、启发式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的 有效手段 3、启发式教学------需要不断继承和创新 二、启发式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1、启发式教学的起源 孔子 《论语·述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是学生经过思考,想弄通而没有弄通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予以指导,适时开启学生思路,这就是“启”。“悱”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有所思考,但尚未成熟,处于想说而又难以表达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 2、启发式教学的继承 《学记》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 意思是,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鼓励而不是压抑学生,点拨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给学生。 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双手, 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 解放学生的时间 。 ---陶行知 3、启发式提问: “你知道与它有关的问题吗?”, “试想一个有相同或相似未知数的熟悉问题?” “你是否见过形式稍微不同的同样题目?”, “你能改述题目吗?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 三、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1、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内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考探究,从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数学基本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活动过程,感悟数学精神,提高数学素养。 三、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2、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特征 (1) 数学启发式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智力参与 (2)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启发具有暗示性特征 (3)数学启发式教学启发手段的丰富性 四、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导启发式教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实质就是解决数学问题,即学生怎样数学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教学应当从问题开始,以问题引导数学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 四、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2、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数学问题是指学生个体与已有认识结构产生矛盾,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结构。 数学问题必须具备: 可及性、挑战性、开放性 四、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3、提出数学问题的四个“点” 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 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 五、数学启发式教学案例 (一)通过问题的铺垫降低难度 (二)使用提示语引导学生“靠近”问题 (三)类比联想产生启发 (四)通过变式启发学生总结规律 (五)逐步分化启发教学 (六)高三复习题讲解中的启发教学 (一)通过问题的铺垫降低难度 (一)通过问题的铺垫降低难度 (二)使用提示语引导学生“靠近”问题 常见的提示语有: “我们现在应该研究什么?”,“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 “这是为什么?”, “似乎还存在一些问题?”, “下一步该怎么办?”, “你发现了什么?”, “你联想到了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 “你认为怎样?”, “你得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