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国文讲义【翰林版】第一册第八课〈髻〉
第八課 髻
何孟芩老師編製,李仁展老師修訂
壹、作者(琦君)資料補充
一、琦君的本名與筆名
1.本名「潘希珍」,後改為「潘希真」:本名「希珍」,本有希世珍奇之意,然大學時代的恩師夏承燾(ㄊㄠˊ)先生認為「女孩子老是珠光寶氣不好」,於是為其改為「希真」,希望她崇尚真實,一字之別,看出老師的期盼和文人的智慧。
2.筆名「琦君」:琦君的另一位恩師夏龍沐勳先生一度入監,夏承燾先生便託琦君幫忙營救,在夏承燾寫給龍沐勳的書信中,為了避嫌,便以琦君之本名「希珍」,取其「希世之珍琦」之「琦」字來稱呼她,而龍沐勳先生回信時,亦禮貌性地加上了一個「君」字。琦君為了懷念師恩,便以「琦君」二字作為自己的筆名。
二、琦君的經歷
1.曾任司法行政部編審科長:民國三十八年,琦君三十二歲,於高檢署任書記官,後來參加司法人員訓練班結業考試,以第一名的成績由高檢署調到司法行政部,負責受刑人教化教材的編審工作。她曾經將一些受刑人悔改向善的故事,編訂成《奔向陽光》一書,由司法部編印後,提供給受刑人閱讀,以啟發受刑人的悔悟向善之心。
2.以「懷舊作品」聞名:琦君的作品一貫以「回憶」為主題,表現親情的溫暖與人性的美好,從而樹立其特殊風格,奠定其散文史之地位。
3.文章風格「含蓄溫厚」:白先勇於〈棄婦吟──讀琦君橘子紅了有感〉寫道:「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閱一本舊相簿,一張張泛了黃的相片都承載著如許沉厚的記憶與懷念,時間是這個世紀的前半段,地點是作者魂牽夢縈的江南。琦君在為逝去的一個時代造像,都在訴著說基調相同的古老故事:溫馨中透著愴痛。」雖透著愴痛,琦君卻能以溫柔敦厚的文筆與溫煦的智慧寬容傷痛的往事,使所有的災難恩怨就此淡雲清風。
三、琦君的生平
琦君,本名潘希珍,後改名為潘希真,小名春英,浙江省永嘉縣人。1917年7月24日生於溫州的瞿溪鄉。高一那年,在《浙江青年》雜誌發表其處女作〈我的好朋友──小黃狗〉,自此立志當文學家。高中畢業時以優秀成績直升浙江之江大學中文系,受業於浙東大詞人夏承燾。1941年大學畢業後,任教於上海匯中女中;1943年執教於永嘉中學(今溫州二中)
( 想更瞭解琦君嗎?可以連結至下列相關網站……
? 中央大學─琦君研究中心:0/lab/Chinese/main.htm
(為全球第一所以琦君為主題的專門學術研究機構,蒐羅琦君了生活相片、作品目錄、相關評論等豐富資料)
? 國家圖書館─當代文學史料系統:.tw/html/frame11.htm
(可查詢琦君在內的當代文學作家資料,包括作家背景、作品資料、手稿)? 九歌文學網:.tw/author.php?au=detailauthorID=312 (包括琦君生平年表、推薦得獎作品、出版作品介紹,以及相關新聞報導)
貳、題解資料補充
一、本課〈髻〉之寫作背景: 琦君在文章中時常敘及母親葉夢蘭女士,可看出母女二人情感深厚。母親雖是一位沒有正式受學的簡樸農村婦女,但她勤儉淳善、仁厚慈愛,是具備著中國傳統美德的婦女模範。
原本父親與母親曾有幸福快樂的婚姻生活,母親那雅致好聽的名字就是由父親取的(琦君在〈夢蘭〉文中曾說:「父親笑了,笑得那麼溫馨,是我在父親身邊很難感覺到的。他慢慢地說:『夢蘭這個名字,是我給她取的。』」)但這美滿的生活因姨娘的到來而破滅。〈髻〉一文不僅記述了父親、母親、姨娘三人一生中情感的轉折與演變,也將作者本人內心的變化完全展現出來。
二、本文選自《紅紗燈》: 是琦君典型的懷舊文章,藉著過年應景的提燈活動,以「紅紗燈」為主要意象串聯人事,寫出外公長者智慧和五叔由不成材到受人尊重的轉變。琦君於文末寫道:「我捧著火把跟大家跑的時候,忽然覺得燈很好,亮光真好,它照著人向前跑。照得我心裡發出一股暖氣……」不改其遠離黑暗,反映人生光明面的一貫本色。
三、題目「髻」的象徵意義
髻的變化象徵人物的轉變,母親由螺絲髻到鮑魚頭到剪成短髮,帶出年華流逝與內在愁緒纏結;姨娘從橫愛司髻到各式各樣時髦髮式到簡單的香蕉卷,顯示年輕美麗終將歸於平淡的法則,而這也是兩人殊途同歸的命運。再者,俗語說:「三千煩惱絲。」「髮」正象徵著「愁絲」,而由「髮」所梳成的「髻」,則是個人內心愛恨糾纏的「情結」。文中的髻主要顯示了母親、姨娘相互糾纏影響的「心結」,而其變化也意味著母親與姨娘兩人關係及人生觀的改變。
參、本課重要寫作特點
一、以人物之外在動作描寫內在心理:
人物 外在動作 內在心理 母
親 每年的七月初七,才痛痛快快地洗一次頭 1.( ) 把姨娘送的耳環收在抽屜裡從來不戴,也不讓我玩 無奈接受姨娘入門,但以此表示心裡的拒絕,一方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