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维码及RFID的商业应用前景分析
12工商
林月丽(20120611071)
许玲玲( 20120611089)
周美欣(20120611048)
许云云(20120611039)
2014年9月26日星期五
目录
二维码及RFID的商业应用前景分析 - 1 -
前言 - 3 -
第一章 二维码 - 4 -
1.1什么是二维码 - 4 -
1. 2 二维码的特点 - 4 -
1.3 二维码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5 -
1.4 二维码的应用及其成功原因 - 7 -
第二章 RFID - 10 -
2.1 什么是RFID - 10 -
2.2 RFID的七大特点 - 10 -
2.3 RFID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1 -
2.4 RFID的应用领域 - 13 -
第三章 二维码及RFID的前景分析 - 16 -
3.1 二维码的应用前景 - 16 -
3.2 RFID的应用前景 - 16 -
结束语 - 18 -
参考文献 - 19 -
前言
随着近几年物联网的出现,二维码和RFID技术在物联网的感知层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两者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博弈。本文通过提出二维码和RFID的概念,分析二者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简单介绍了二者各自的特点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分析二维码与RFID的广泛应用,探讨二者的商业应用前景。
二维码
1.1什么是二维码
二维码(two-dimension code)也叫二维条码或二维条形码。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的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的利用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1. 2 二维码的特点
二维码具有以下特点:
(1)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
(2)编码范围广:该条码可以把图书、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用条码表示出来;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可表示图像数据。
(3)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这使得二维条码因穿孔、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读,损毁面积达50%仍可恢复信息。
(4)译码可靠性高:它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百万分之二要低得多,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
(5)可引入加密措施:保密性、防伪性好。
(6)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
(7)条码符号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变。
(8)二维条码可以使用激光或CCD阅读器识读。
1.3 二维码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国外对二维条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二维条码符号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已研制出多种码制,常见的有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这些二维条码的密度都比传统的一维条码有了较大的提高,如PDF417的信息密度是一维条码Code 39的20多倍。在二维条码标准化研究方面,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AIM)、美国标准化协会(ANSI)已完成了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码制的符号标准。新成立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1联合委员会的第31分委员会,即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SC31),已制定了QR Code的国际标准(ISO/IEC 18004:2000《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技术规范——QR码),起草了PDF417,Code 16K,Data Matrix,Maxi Code等二维条码的ISO/IEC标准草案。在二维条码设备开发研制、生产方面,美国、日本等国的设备制造商生产的识读设备、符号生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二维条码应用系统。二维条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美国、德国、日本、墨西哥、埃及、哥伦比亚、巴西、新加坡、菲律宾、南非、加拿大等国,不仅已将二维条码技术应用于公安、外交、军事等部门对各类证件的管理,而且也将二维条码应用于海关、税务等部门对各类报表和票据的管理,商业、交通运输等部门对商品及货物运输的管理,邮政部门对邮政包裹的管理,工业生产领域对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管理。 我国对二维条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几种常用的二维条码PDF417,QR Code,Data Matrix,Max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二级水电站改造探讨.doc
- 工程竣工验收样本探讨.doc
- 二级送水泵站设计探讨.doc
- 复制宝贝上架流程说明探讨.doc
- 二级习题案例(新)探讨.doc
- 副高级传染病学复习指南探讨.doc
- 傅建熙《有机化学》课后习题探讨.doc
-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设计探讨.doc
- 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部分的三维实体设计与运动仿真【毕业论文,绝对精品】探讨.doc
- 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记1探讨.doc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