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三参与式教学模式2013年7月23日探讨.doc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三参与式教学模式2013年7月23日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三三三”参与式教学模式 □ 彭付芝 刘佳 摘 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参与式教学中,存在着参与兴趣减弱、无法全员参与、失去参与效应和影响参与效果等情况。构建“三三三”参与式教学模式,即抓住三个关键环节、构建三个参与团队和注重日常三种考核。但要注意避免参与效果不彰、参与形式单一和投机取巧行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学生热情参与、教学内容贴近现实、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精品课程。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三三三;参与式教学模式 学生参与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提倡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称思政课)效果的重要教学方法。参与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体现之一。目前,高校思政课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已经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思政课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后出现了新的问题,普遍存在着如何激发大学生参与思政课的兴趣的问题,特别是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尤为严重,并进而影响到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面对高校思政课大班教学的客观现实,如何把学生人数多、班级规模大转化成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提升大学生参与教学的独特优势,成为新时期教改的重点。笔者长期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大班教学环境下思政课参与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探索,构建了“三三三参与式教学模式”,希冀为高校“概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参与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媒介多样,目的不一,参与兴趣减弱 随着“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知识与信息逐渐打破时空界限,成为唾手可得的“快餐产品”。知识与信息的获取从来没有像当今时代变得如此的轻而易举,这同时也对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造成了冲击和挑战。一方面,学生更偏爱通过网络、电视、新媒体等媒介去探求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而思政课教学与教材的稳定性与社会现实的动态性的矛盾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减弱,即是参与课堂教学之中,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抱着“修满学分”、“应付了事”、“评奖评优”等目的;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小学、中学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高度重复性的矛盾导致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兴趣不大,加之有些思政课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等。 2、人数众多,互动有限,无法全员参与 “‘大班授课’由于受课堂时间和学生数量等条件限制,不利于师生互动、讨论交流,不利于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中的疑惑,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同时学生参与还存在互动有限的问题。如,互动的对象多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即使最基本的课堂问答,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 只有他身边的同学能够听清楚他在说些什么。学生也很少向教师提出问题。可见,大班授课,课堂互动展开困难,参与的学生有限,不能做到全员参与。 另外,学生参与还需要把握政治方向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讨论允许学生各抒己见,但老师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列宁曾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讲课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讲课人员来决定。”[3]“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4] 3、主体缺失,被动参与,失去参与效应 尽管学生响应教师号召,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但参与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如在答问参与方式中,总有一些学生由于不积极会被老师点名答问,站起来的学生要么不知道问题是什么,要么就是简单的一句“不知道”,要么是答非所问,让互动、参与无法进行。再比如在研究成果展示这样的参与方式中,有的学生没有认真和充分准备,或者照着念从网上下载的课件,或者对着教材照本宣科,缺乏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鉴别学生参与教学是否有意义的标准是,参与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参与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具体获益;参与是否被学生乐意接受,是否出于学生的自愿等。当部分学生为参与而参与,答问时不积极思考,讲解和辩论时态度消极、被动服从,参与的效应就大打折扣。 4、能力不一,形式趋同,影响参与效果 参与能力较弱的突出表现为:“一是信息能力不强。信息能力是信息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包括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等。”[5]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够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工具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加辨别的复制、下载就是信息能力低下的表现。“教育工作者必须教会学生如何成功地获取资料,如何评估资料的相关性和有效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这些资料的技能。”[6]如今,“在高层次的思维中,如何过滤信息已经比如何获取与记忆信息更重要了。”[7]二是口头表达能力较弱。思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