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ppt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

* 请思考: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准备有特别的护膝。 君主专制的加强 温故知新: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 秦 (三公九卿) 汉 (中、外朝制) 北宋 (“二府三司”) 元 (一省二院) 皇帝削相权与将权,强化君权 魏晋南北朝 (三省体制) 隋唐 (三省六部制) 猜猜看:哪个是真正的明太祖? 朱元璋容貌之谜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创立和发展 军机处的设立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加 强君主 专制的 措施 清朝加 强君主 专制的 措施 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废行省,设三司 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1.原因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3.评价: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丞相胡惟庸骄横专权 地方: 中央: 2.措施 史料1: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请问:为何“我朝罢相”? 史料2: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 你如何看待宰相制的废除? 宰相制度的废除,产生了什么影响 积极影响: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消极影响: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导致君主独裁专制 内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内阁职在“佐天子出令”,即以票拟之权,辅佐皇帝处理政事,这是同于古代宰相职权的地方。但内阁不能统领监督百官、指挥诸司,又是大不同于古代宰相职权的地方。 时 期 名 称 职 权 特 点 明太祖 明成祖 明中期以后 二﹑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设立殿阁大学士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设立 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衙署和属官 内阁 可“票拟”对奏疏处理意见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内阁首辅 张居正夺六部职权 发展达到全盛时期 清代皇帝的批红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明朝著名首辅,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江陵)人。 1547年进士,任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为人聪明敏捷,深沉机警,胸有大志,勇于任事。在他辅佐年幼的万历皇帝执政的十年间,策划和推动了改革,使明王朝有所振兴。 内阁首辅张居正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 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宰 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职 责 任 免 对皇权影响 结论 宰相与内阁首辅的区别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皇太极 康熙 雍正 努尔哈赤 清沿明制,仍以内阁作为政府中枢机构,但实际上权力远不及明代,且权力越来越低。 清初,在内阁之外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皆由满洲亲贵构成,称“国议”,凡军国机要重务,均不经内阁票拟,而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策划,皇帝裁决。 康熙时设南书房,一切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撰拟,内阁之权更分。 雍正年间,普遍推行奏折制度,机要之务,皆由奏折直达皇帝,内阁权力大为削弱。 内阁权力的削弱 八旗旗主 “共治国事”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皇权受限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南书房 集权于帝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君主专制顶峰 皇太极 康熙 雍正 努尔哈赤 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朝初期满洲贵族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 权臣鳌拜 设立军机处——清代中枢机构重大变革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