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

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l00分,考试时间为 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其中1-9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0-14题有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物理概念不是季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是 A.速度 B.平均速度 C.瞬时速度 D.加速度 2.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胡克 3.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不存在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 C.体积小的物体,皆可以看成质点;体积大的物体,均不能看成质点 D.只有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时,才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4.关于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必为零 B.物体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必为正值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必然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必然大 5.下列生活现象中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向上抛出后的小球能够向上运动旧因为小球受到向上的作用力 C.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就可对钉子有吸引力,说明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 力的作用 D.质量分布均勻的圆形薄板,若从其正中央挖掉一个小圆板,则余下圆环薄板的重力和重心相对原薄板均改变 6.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不动的 D.由公式/可知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7.某直线运动物体的图象如图1所示,其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2 s内和第3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4 s末物体的位移最大 D. 第2 s末物体的位移最大 . 8.如图2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在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经过了 3 s后,去掉力F,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勻减速直线运动,又经9 s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物块匀加速运动与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之比是 A.1:3 B.3:1 C.1:9 D.9:1 9.同时作用在质点P上的三个共点力F1、F2、F3,已知2F1=2F2=F3=8N,它们的方向分别沿着正六边形两条边和一条对角线,如图3所示,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 等于 A. 8N . B. 12N C. 16N D. 24N 10.某人用来锻炼身体的拉力器并列装有三根相同的弹簧,每根弹 簧的自然长度都是40 cm, 一次锻炼时,他用600N的力把弹簧拉长至1.4 m,如图4所示,则 A.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300 N B.每根弹簧生的弹力为200 N C.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 N/m D.每根弹簧的劲度系黎为600 N/m 11.从楼顶由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落地用时为2.0 s,若要让物体在1.0 s末落地,应该从哪儿开始自由下落(取g=10 m/s2) A.从离地高度为楼高处 B.从离地高度为楼高处 C.从离地高度为5 m处 D.从离地髙度为20 m处 12.为了交通安全,在汽车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包括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制动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给出了某驾驶员驾驶的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和制动 距离的部分数据,某同学分析这些数据,算出了表格中未给出的数据X、Y,该同学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速度(m/s) 反应距离(rn) 制动距离(m) 10 . 12 20 15 18 Y 20 X 80 25 30 125 A. X=22 B. X=24 C. Y=A0 D. Y=45 13.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小实验,他将细绳的一端系在手指上,绳印另一端系在直杆的A端,杆的左端垂直顶在掌心上,组成一个“三角支架”,如图5所示.在杆的A端悬挂不同重物,并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AD有拉伸绳子和压缩杆AC的作用效果 B.绳子AD的拉力小于绳子AB的拉力 C.杆AC受到的压力一定大于绳子AB受到的拉力 D.所挂重物质量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