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大客车车身结构强度.doc.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5大客车车身结构强度.doc

五十五、大客車車身結構強度 自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車身結構強度,應符合本項規定。軸距未逾四公尺總重量逾四?五噸且座立位數逾二十人之大客車 1.2.2 設有座位供做載客用途,於走道或其他空間設有立位,而該其他空間不超過相當於二個雙人座椅空間。 1.3 屬於下列之雙節式大客車: 1.3.1 僅設座位供載運乘客之雙節式大客車乘客逾二二(不包含駕駛員),,但 2.名詞釋義無負載狀態之重量係指無負載之空車重量,加上之駕駛者和相當於%之由申請者宣告之燃料箱容量之重量,再加上必要之水箱冷卻劑、潤滑油(若有工具和備胎應包括)之重量。(Mm):係(Mt):係無負載狀態之重量(Mm)的部分(K=0.五)相加之總和。 2.4殘留空間車身段係車身段方整車翻覆試驗申請者選擇下述之方整車翻覆試驗申請者車輛仍應依整車翻覆試驗依據規定,進行翻覆試驗。依據之規定,,進行試驗。依據之規定,依據之規定,4.2 雙節式大客車之測試:若為雙節式大客車,則車輛之每一節剛性車廂應皆能滿足10.1.1之要求。雙節式大客車之每一節剛性車廂可個別進行測試或依5.1.7所述於鉸接狀態進行測試。 整車翻覆試驗itch)之下方水平平面間高度差應為八00正負二0公釐itch)之設置如圖4: 5.1.3.1旋轉軸與翻覆溝牆面之最大距離為一00公釐公釐公釐公釐公釐公釐5.1.6.5.1.2,則係為乘員重量六八公斤乘上0.五。 5.1.6.5.1.2其重心應位於各座椅R點上方一00公釐公釐輪胎應充氣至申請者指定胎壓各車門和車窗應但不上鎖。ccupant restraints),其以無負載狀態進行檢測。若車輛型式有乘員束縛裝置,則以總有效車重狀態進行檢測。 5.2.5在此不穩定臨界狀態下開始翻覆檢測,車輛角速度為零且旋轉軸通過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點。此刻車輛能量參考值為ER。 5.2.5.1能量參考值(ER)是指車輛於不平衡狀態之翻覆測試起始位置時(參考圖3)之車重(M)、重力加速度(g)、車輛重心高度(h1)之乘積如右: 5.2.6 車輛翻覆至距傾斜平台八00公釐應不超過每秒度整車翻覆試驗…等,則完整的車頂結構應確實呈現在車身段內。 6.1.3車身段的間隔結構在結構上需完全與整車之車身骨架相同,例如形狀、幾何、材料、接合點。 6.1.4間隔結構之間的連接應能呈現製造廠的車身骨架說明並考慮以下規整車翻覆試驗(角,並由下列公式算出: Hc =車頂邊緣高度,為所在水平面至車頂邊緣之距離(釐米) 7.2.3.3負載應施加在車身段重心中心點的樑上,重心是由其間隔結構的重量與連接之結構元件求得。使用圖8中的符號,車身段的重心位置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s =車身段間隔結構數 mi =第 ith個間隔結構重量 li =第i個間隔結構之重心與一個經過選擇的鉚接點間的距離(圖8間隔結構(1)的中心面) lCG =車身段重心與同一選定鉚接點間的距離 7.2.3.4負載應逐漸增加,量測各時間點的變形量,直到殘留空間被車身段任一元件侵入時的最後變形量du。 7.2.4當繪製負載-變形量曲線時: 7.2.4.1其量測之頻率應足以產生連續曲線,如圖9。 7.2.4.2其負載與變形量應同時量測。 7.2.4.3應該在施加負載的平面與方向來量測被施加負載的車頂邊緣變形。 7.2.4.4其負載與變形量的量測誤差值應在正負百分之一。 7.3在翻覆試驗中計算其重心垂直位移距離 翻覆試驗中其重心垂直位移距離((h)可使用以下圖解方法求得: 7.3.1使用車輛橫斷面等比例圖,當傾斜平台上車輛處於不穩定的平衡狀態時(如圖10),其重心(位置1)到翻覆溝底地面之初始高度(h1)。 7.3.2假設車輛橫斷面沿著側邊輪胎支撐點(圖10內的點A)轉動,繪製其剛好碰撞到翻覆溝底地面之圖(如圖11)。此時重心(位置2)到翻覆溝底地面的高度為h2。 7.3.3其重心的垂直位移((h)為(h = h1 – h2 7.3.4若一個以上車身段被測試且每一車身段有不同的垂直位移((h)(hi相加取平均求得: (hi =ith車身段之重心垂直位移 k = 車身段的數量 8.等效試驗-依據零組件試驗之模擬靜態計算 8.1申請者須提供以下所述資訊之書面文件: 8.1.1車身骨架之塑性區(PZ)及塑性鉸(PH): 8.1.1.1每一個塑性區及塑性鉸的幾何位置應清楚的於車身骨架圖中繪出,如圖12。 8.1.1.2塑性區及塑性鉸之間的結構元素在計算時可以視為剛體或塑性體,並根據實際車輛尺寸決定其長度。 8.1.2塑性區及塑性鉸之技術參數 8.1.2.1塑性區及塑性鉸所在位置之結構元素截面幾何。 8.1.2.2每一個塑性區及塑性鉸之負載型式與方向。 8.1.2.3塑性區及塑性鉸之負載-變形量曲線如8.4所示。製造商可選擇塑性區及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