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生平与创作大事记》中的故事.docVIP

《杨绛生平与创作大事记》中的故事.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绛生平与创作大事记》中的故事.doc

《杨绛生平与创作大事记》中的故事   在近年出版的 《杨绛文集》 与 《杨绛全集》 的最后一卷中,都附录了杨绛自己撰写的 《生平与创作大事记》 (以下简称“大事记”),其中,有些故事与“记述”故事的方式读来令人觉得颇为有趣,值得研究者和“杨迷”细心考证。   一   “大事记”记录了很多杨绛的至亲,其中记述的最详尽的一是钱锺书,二就是杨绛的父亲杨荫杭。   有人抱怨杨绛“心思狭隘”,其表现之一就是“护夫心切”,为了力保钱锺书的名誉与权益,不惜和某些重要的钱锺书“研究者”,甚至是从前的“友人”翻脸。读过“大事记”后会发现,杨绛的“狭隘”何止表现在“护夫心切”,父亲的清誉也是她不遗余力维护的。   在目前能够看到的史学材料、著作中,多是把杨荫杭塑造成一个典型的、积极的、彻底的“反清”革命斗士。一些近代史的研究者甚至希望杨绛能够提供帮助,以便了解清楚杨荫杭如何从一名“革命者”转为了“立宪派”。据中华书局出版的 《中华民国史》 记载:“江苏地方革命小团体发生最早,1901年夏留学生杨荫杭回到家乡无锡,聚集同志,创设了励志学会。他们借讲授新智识之机,宣传排满革命。”杨绛指出,这一事件严重失实,因为此时杨荫杭还未卒业回国。   “大事记”中,杨绛写“父亲于1910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回国,执教北京政法学校,兼为清室肃亲王善耆讲授法律。……不久辛亥革命,父亲辞职回乡照顾祖母等,父母遂携我到上海避难”。很显然,杨荫杭回国时曾经“身兼二职”,既执教于新式学校,又为善耆担任私人法律教师。这在当时的留学生中可能是很普遍的现象,但在后来的某些“历史学者”的眼中,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为了建构杨荫杭的“反清”志士形象,他们在著述中有意淡化甚至抹去杨荫杭曾为清末贵族业师的历史。   杨绛撰写 《回忆我的父亲》,这篇文章是应诸多历史研究者之邀而作的,但是并没有按照要求,多谈杨荫杭的“革命”事迹,在她眼中的父亲专注事业,更热爱生活,读书写诗,踏青赏花,“溺爱”孙辈,独独并不钟情谈论与参与“革命”。文末,她说父亲是那个时代常见的知识分子之一。言外之意,就是告诉大家不要把杨荫杭想象成激进的革命党人士,他只是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在“大事记”中,杨绛再次有意识地为父亲的“身份”正名,直言自己“出身开明知识分子家庭”;杨荫杭早年出国后就“脱离了革命,埋头书本”。试猜想杨绛反复地说明父亲“身份”的目的只有一个――反感他者有意识地虚构杨荫杭的“革命”形象,虚构的故事即使是“光荣”的,也会使先父蒙羞。   二   杨绛的“大事记”中多记录个人的经历,虽然只是记述大略事迹,但是文中却呈现出了明显不同的笔调。比如,谈与钱锺书初识、相恋以及结婚等事时,杨绛罕有地采用了抒情、俏皮的笔调,尤其写二人初恋的误会之事,充满着亲昵之情;再如,“大事记”中还详细地记述了钱锺书著作的出版、翻译、获奖,被编选入教材等问题。在后期出版的 《杨绛全集》中,还订正了几处之前有关钱锺书作品出版地时间、版本地记录的谬误。这看似流水账式的记录笔体单调、冗长、乏味,但其背后却饱含深情,正如她在《钱锺书集》 代序中写的,“我希望他毕生的虚心和努力,能得到尊重”。杨绛对丈夫的“尊重”就体现在细节之上,她小心翼翼地打扫“战场”,事无巨细,毫不马虎。此用心良苦,令人感叹。   杨绛一生中经历了诸多波云诡谲的政治事件,在“大事记”中,这些“大事”往往只是简要地记上一笔,并不做过多的议论。熟悉杨绛文风的读者会欣然地发现,这正是杨绛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表达她对于历史与政治的思考。   少年时,杨绛经历了五四运动、北伐等重要事件。五四运动时期的杨绛刚满八岁,她曾亲见街上浩浩荡荡游行的大学生,却并未有特殊的时代感受。北伐战争时期,杨绛正读高二年级,此时,她的眼界与心思都逐渐地开阔起来,北伐的胜利使敏感的杨绛终于感受到了时代变化的明确信号――女子开始剪去长发。比较这两处有关杨绛青少年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可以看出,杨绛完全采用的是一种个人的视角观察历史、政治、现实的变化。   杨绛在“大事记”写了一家人在日军侵华期间的生活经历,十分地耐人寻味。1935年,杨绛伴读钱锺书远赴欧洲留学,正在求学的关键之时,抗日战争爆发,两人毅然决定放弃学业,立即回国。夫妇俩回到国内便分隔两地,钱锺书应约到西南联大教书,杨绛带着尚在襁褓之中的钱瑗来到上海,不仅要独立抚养年幼的女儿,还要照顾钱家与杨家两边的长辈,生活的艰难与困窘可想而知。此间,杨绛身兼数职,一面帮助振华女中筹备上海分校,一面要做家教补贴家用,这样的生活坚持了近三年。上海沦陷后,钱、杨得以终止了“分居”生活,日子却并没有好起来,经济上反而更加地紧张了。虽然钱锺书很快在上海谋得了工作,但杨绛却失业了,她坚决辞掉了日本人接管的小学的教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