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殿 120开启“再中国化”的历史进程.docVIP

三官殿 120开启“再中国化”的历史进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官殿 120开启“再中国化”的历史进程.doc

三官殿 120开启“再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专栏主持:    传统与当代,继承和创新,本土与全球,发展与融合。或许,这些都是我们想要传达的。   湖北美术馆馆长    2012年8月,借“中德文化年”在德国举办的东风,我与德国学者阿克曼先生共同策划的“墨变: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在德国汉堡美术馆成功举办。由于这个展览既集中展示了与中国文化传统或当下现实有密切关联的一批当代水墨作品,又显示了与西方当代艺术大不相同的面貌,所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记得在一次交谈中,旅德艺术家单凡先生向我表达了如下意思,即一方面对本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另一方面希望我以后能继续介绍一些高质量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到德国来。而且,他还专门谈到了戴汉志、岳恒与史密特于1993年策划的“中国前卫艺术展”。我当时对单凡先生谈了如下看法,即尽管这一展览对于西方学者、艺术家、收藏家与观众了解中国前卫艺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为中国当代艺术并非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延伸与生长出来的,即它的视觉资源也好,观念资源也好,主要还是来自于西方。加上三个西方策展人在当时的情境中,难免会用他们已有的艺术经验来选择艺术作品,故这个展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着“西方化”的问题。相比之下,这二十多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又有了更新的发展,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寻求当下表达时,优秀的艺术家们不仅十分注重向西方的艺术传统学习,也很注重向中国的艺术传统与现实学习,结果也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当代艺术。单凡先生不但完全同意我的看法,还与我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要找一个合适的时候,在德国做一个介绍近二十年中国优秀当代艺术作品的展览。真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武汉联合集团花六年多时间精心打造的武汉合美术馆计划于2014年10月17日开展,我与米弗斯先生被荣幸地邀请为开幕展的策展人。而我们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想到要借这一时机,分别在武汉合美术馆与德国的美术馆做一个介绍这二十多年来的优秀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展览,以与1993年举办的“中国前卫艺术展”形成特殊的上下文关系。    特别需要说明一下,我在上面指出中国当代艺术于早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西方化”的问题并不是要简单否定其全部追求。事实上,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众所周知,在“文革”中,美术创作也必须以单一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来进行。正是出于强烈的逆反心理,粉碎“四人帮”后,相当多的艺术家再也不安分于走过去的老路。有资料显示,从1979年到1984年,艺术家们首先强调的是自由结社与办展览,其次强调的是对过去只能按照官方规定的主题与形式进行创作的做法予以强烈反驳。而在后者的追求中,有两大趋势的出现使艺术史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第一是以吴冠中为代表的艺术家向“内容决定形式”论进行了大胆挑战;第二是一批年青艺术家开始借鉴西方“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并在主题与表现上都对“极左”的创作模式进行了反叛。    再往后走,到“八五新潮”时期,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青年艺术家就如身处五四激进主义思潮中的先辈一样,都明显选择了传统/现代、东方/西方、新/旧、进步/落后等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在他们看来,现代就等同于先进,传统则是落后的代名词。这也令他们迫切需要从新的艺术样式和观念上对传统艺术进行超越――既包括对1911年以前已有老艺术传统的超越,也包括对1949年以后新艺术传统的超越。于是,“扬新弃旧”在当时也成了一种艺术时尚;与此相关,西方现代艺术所体现的价值观,如强调艺术的纯粹性,追求自我、主观、直觉和潜意识的表现等等,统统被许多青年艺术家所接受。他们执着地认为,在引进西方新的思想与艺术观念后,中国美术史将会打开最为辉煌的一页,他们也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然而,尽管“反传统”与“接轨西方”的文化策略曾经极大地打开了很多人的艺术思路,同时对扩大新的审美领域、传播现代观念、启迪新的思维、鼓励创造精神、革新民族意识、造成多元化局面均有重大的现实与历史意义,但也明显带来了 “西方化”的问题。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降,已经开始有艺术家意识到了“中国性”建构的本土价值,也在努力回到自身的文化语境中。而一大批优秀作品的出现则开创了中国当代艺术“再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信人们看了本展也会加深这一印象。    基于以上看法,我与米弗斯先生、阿克曼先生、李全武先生、黄利平先生在为本展确定基调时,尽管也很强调参展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当代性与广泛的影响力,但更强调作品应与中国传统文脉或当下现实有一定的联系。应该说,这不仅是本展与上述“中国前卫艺术展”的重要区别之处,也为我们给展览命名找到了一个方向。展览名为“西云东语”,在古代汉语中,“云”是“说”的意思,“语”是“话”的意思。因此,“西云”其实象征了西方当代艺术对中国的强大影响,“东语”则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