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三部分 写作 专题十五 新素材速递.docVIP

广东省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第三部分 写作 专题十五 新素材速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十五 新素材速递 【视频类素材】 CCTV1《开讲啦》 演讲1 我为什么要再出发? 演讲人:夏伯渝,无腿登珠峰老人 演讲时间:2016年6月4日第184期 在座的年轻朋友们,见到你们我很高兴,我也觉得自己年轻了似的。我以前没登过山,第一次登山就登的珠峰,第一次登珠峰就把我的脚冻掉了,我有脚你没让我登上去,我无脚也要再登珠峰。就是想实现我这个梦想,想要争这口气,也没有好多媒体说的这么优秀,这么英雄。其实我很简单,就是想登山,我喜欢它,为了它我永不放弃,不管碰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克服,去完成我的这个愿望,就是这样。尽管路很陡,很危险,但是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上,从来不想别的。 为什么还差100米?为什么要下撤?一直走,走到8700米,珠峰有一个南峰,珠峰的主峰就是在南峰的边上。 其实我心里也很明白,人到这个高度的时候,顶峰就离你不远了,上去就是。这时候很多人就会失去理智,为了胜利冲昏头脑,会不顾一切、不顾后果地冲上去,不管我是不是能下来,登珠峰80%死亡的人都是在这个高度丧命的。因为这个高度又寒冷,风又大,还危险,主要是体力又快耗尽,当时如果是我自己一个人,我这么大岁数了,也没有脚,而且我为了它拼搏了四十年,我说不定会不顾一切地去冲击那个顶峰。后来我想了想,回头一看,我那五个夏尔巴都看着我,都用眼睛盯着我。他们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而且他们是我雇来保护我的,在我们六个人中间,我是最弱的一个,他们都比我强。最可能受伤的就是我了,我要是受了伤,或者出了什么危险,我的这五个夏尔巴,我想他们会不顾一切来救我。在这个高度要想把一个人救下山去那是很困难的,基本上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我一想万一他们为了救我连累了他们,我这一生会很不安的。这时候其实我心里也做出了很多斗争,也反复地想过,后来我还是决定放弃,就是下撤。就这样,我止步于8750米,就差这100米。 尽管留下了终生的遗憾,但是我觉得为了安全、为了生命,我想也是值得的,有时候做出放弃的决定比登山还要困难。尽管有遗憾,但是我也不后悔,我觉得当时应该是正确的。后来我的向导给我发短信,就是昨天(2016年5月26日)在我登到的那个高度,有一队美国人也是遇到同样的暴风雪被迫下撤,而且有五个人遇难。所以我觉得该下撤的时候还是应该下撤。 当时有人问我,说都这么大年纪了,又没有腿,你这是花钱买罪受,何必呢?怎么说呢,我觉得我自己活得还比较充实,比较潇洒。能活到今天,大家看我还可以,还不像一个糟老头,我想主要的原因就是我有这个理想。一个人还是要有一个理想,为了这个理想去奋斗,去拼搏,不管它以后能不能成功,但是那个过程是很重要的,如果我没有这个理想,这一生也就这么过去了。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你有一个目标,就是我以后想干什么,努力去奋斗,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很多人都跟我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没有腿,你去冒什么险,还不享受享受晚年生活。但是我就不管他们怎么说,我按照我的思路去干,主要在于坚持,只要你坚持下去,我想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成果。谢谢大家。 1. 身残志坚,心怀梦想2. 树立目标,努力奋斗,不要管别人怎么说 3坚持4. 怀揣梦想,享受过程 CCTV1《开讲啦》演讲2 路虽远,行则将至 演讲人:杨宏,中国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 演讲时间:2016年7月30日第189期 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的一名航天设计师,也是一名工程师。 …… 载人航天是一个高风险的事业。确保航天的安全是我们的责任,载人航天器的质量就是我们的生命线,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那是2001年,我们的“神舟三号”飞船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组织第三次飞行试验任务。我们进入发射场的第三天,在例行的飞船导通绝缘测试检查当中,发现有一个电连接器中间有一个点不通。这个电连接器是我们飞船从舱内到舱外信号之间传送的连接器,我们俗称穿墙的电连接器。它要传送飞船的重要指令信号,还有能源,这一个点,按理说我们还有备份。这一个点不通,我们通过备份点是可以保证指令的传输的,但是强烈的质量意识要求我们必须把这个点不通的缘由找出来。我们把这个电连接器拆下来送到北京原器件的失效分析中心,解剖、分析,一定要查清它的机理。结果解剖以后我们大吃一惊,这个电连接器从结构上就存在有致命的设计缺陷。同类型结构的电连接器在我们飞船上用了多少呢?77个。如果这个电连接器重新修改设计,周期需要三个月。是我们再等三个月,还是带着这样的一个隐患上天?我们的工程总体运筹帷幄,不能带这样的疑点上天,也就是说我们进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千军万马大部队,要全部撤回到各自的研制单位,全面开展质量整顿和复查。这是我们载人航天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撤场。 这个撤场就像我们冲锋在前线的战士,在还没有发起最后总攻的时候就败下阵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86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