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VIP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文豪雨果所作的一篇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书信。它与《芦花荡》《蜡烛》《亲爱的爸爸妈妈》等篇章共同构筑了“战争”这一话题。 通过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与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学习时要注意把握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并形成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学生分析 适逢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这篇课文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只是对语文知识的了解,更是对学生历史观,世界观、情感价值观的塑造有着深远影响。 对于近代中国被侵略史,学生在历史课中已经有了充分的学习,教师只需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相关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指导和提升即可;而语言知识上,学生比较薄弱的是对反语这个语言现象认识与把握; 在思想认识上,我们的学生很容易对亲华的认识表现出强烈的认同,而很难认识到,作为法国人的雨果不受当局言论的影响,站在人类正义与公正的立场上看待这场战争是多么的不易。 学习目标: 1、体会讽刺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2、感受雨果以人类的名义,谴责非正义战争的罪恶所体现出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3、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热爱全人类,为祖国的壮大、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体会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教学难点: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的语言,并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圆明园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顶峰之作,是万园之园。但是却在1860年毁在了英法联军的手上。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圆明园的毁灭就是一个悲剧。而在这个时候,英法联军的指挥官法国的巴特勒上校还希望通过远在巴黎的法国大文豪雨果的笔吹捧自己的战绩,便给雨果写了一封信,咱们今天一起拜读的便是雨果给他的回信。 作家及背景资料介绍 多媒体显示雨果画像、圆明园建筑。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作家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后又创作剧本《欧那尼》《国王寻乐》,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1861~1869年创作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1874年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革命高潮一年的动人场景。 2、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这场战争。次年英法组成联军,12月攻陷广州。1858年5月英法舰队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谈判,6月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代表签订《天津条约》,11月又在上海签订中英、中法、中美通商章程。沙俄趁机于5月间用武力迫签《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1859年英、法、美借口换约又派军舰北上,6月突攻大沽炮台。清军奋勇抗击,重创英法舰队。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扩大战争。8月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人由北塘登陆,攻陷大沽,进占天津,9月在通州(今属北京市)八里桥击败清军后,直攻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遗留恭亲王奕?媾和。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后奕?分别与英法代表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和批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使中国继鸦片战争之后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和主权。 3、圆明园: 清代名园,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约十余公里。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145处。其中除具有独创形式的庭园建筑外,长春园中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并利用长廊、墙垣、桥梁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毁。.?书信格式 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 三、检查预习 1.?重点字词 ①读音: 惊骇(hài)?????晨曦(xī)???? ?瞥(piē)见??? ?劫(jié)掠 赃(zāng)物????箱箧(qiè)??? ?制裁(cá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86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