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结构设计
建设地点:某市郊区,基本风压,基本雪压,无抗震设防要求。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场地地形平整,自地表向下为:①杂填土,厚度0.30m,②粘土,红黄褐色,厚度2.50m,承载力特征值180kPa,③粉质粘土,厚度2.50m,承载力特征值210kPa ,④卵石层,较厚。未发现不良地质。地下水位较低,无腐蚀性。
2、建筑构造
(1)屋面(不上人):卷材放水,其做法如下:
三毡四油防水层上铺小石子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100厚泡沫混凝土保温层
一毡二油隔七层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2)墙体:
(3)地面:室内地平为混凝土地面,室内外高差150mm。
3、选用材料:
二、:
(一)选择单层工业厂房的原因: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是服务工业生产的、单层的空间结构骨架,这种骨架是根据工业生产的空间需求设计的,它能抵御工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作用,能满足工业产品的生产工艺、工业厂房的安全耐用和建筑环境的协调优美等方面的需要。
()选择的原因:
()()
(2)、柱截面尺寸
根据柱截面经验数据表有
有吊车厂房下柱,Q≤10t: ,
山墙抗风柱:,
最终确定柱截面尺寸及相关参数如下:
上 柱 下 柱 边柱A(C) 矩400×400 工400×800×150×100 中柱B 矩400×600 工400×800×150×100 (3)计算柱截面几何特征
(3)、牛腿尺寸初选
牛腿几何尺寸的构造规定,α≤45o,h1≥h /3,且h1≥200mm
故,取α=45o,h1=500mm(A/B/C柱),c=350mm (A/C柱),c=600mm(B柱)
如图所示:
(4)、柱参数
材料:
混凝土:采用C30 (fc=14.3N/mm2,ftk=2.01N/mm2,ft=1.43 N/mm2 )
钢 筋: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fy=300N/mm2,Es=2.0×105 N/mm2 )
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fy=210N/mm2,Es=2.0×105 N/mm2 )
截面特性:
边柱A(C)
边、中柱参数表
参数 边柱A(C) 中柱B H=1m
Hu=3.000m
Hl=8.850m A u (mm2) 1.6×105 2.4×105 I u (mm4) 2.133×109 7.2×109 A l (mm2) 1.775×105 1.775×105 I l (mm4) 14.39×109 14.39×109 λ = Hu/H 0.264 0.264 n= Iu /Il 0.148 0.500 C0 2.713 2.46 1/δi 0.0267Ec 0.0290Ec 0.324 0.352 三、排架结构计算
、计算简图:
①吊车竖向荷载(每个排架一台吊车)
Dmax = Pkmax×∑yi = 109×(1+1.95/6) =144.425kN
Dmin = Pkmin×∑yi = 22×(1+1.95/6) =29.15kN
②吊车横向水平荷载(软钩吊车Q≤100kN,α=0.12,作用于吊车梁顶面标高处)
每一轮子上产生的横向水平制动力标准值:
则 Tmax = T ×∑yi = 4.17×(1+1.95/6) = 5.525kN
6、风荷载:
由任务书知,该地区基本风压,该设计建设地点为某市郊区,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2节规定为B类地面粗糙度,
由《荷载规范》表7.2.1查得风高度变化系数为:
柱顶(按H=11.100m取) μZ=1.0308
屋架端部(按H=12.75m取) μZ=1.077
屋顶(按H=13.75m取) μZ=1.105
q ik=Dωk=DμSμzω0=6×0.40μSμz=2.4μSμz
风荷载简图
风荷载下的内力图
有荷载规范可查得风荷载体型系数μs和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单层工业厂房,可不考虑风振系数,取=1。
q ik值计算(kN/m)
q q 1 q 2 q 3 q 4 q 5 q 6 q 7 q 8 μS 0.8 0.4 0.8 0.4 0.6 0.5 0.4 0.4 μz 1.0308 1.0308 1.0770 1.0770 1.1050 1.1050 1.1050 1.1050 q ik 1.98 0.99 2.07 1.03 1.59 1.33 1.06 1.06 作用长度(m) 1.65 1.65 1.0 1.0 1.0 1.0 方向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