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橡树与橡子豆腐(外一篇).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橡树与橡子豆腐(外一篇).doc

橡树与橡子豆腐(外一篇)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高枝”“绿荫”“清凉”“威仪”。――我说的是树,是橡树,诗人舒婷笔下《致橡树》的橡树。   其实,橡树,在我的老家鄂西山区也是有的,而且,生长还极为广泛。只是挺遗憾的是,它远没有舒婷笔下的橡树那般高大、威仪,甚至,连名字都让大伙给改了。乡亲们从来就不认识什么橡树不橡树,若干年来,就只知道一个劲地把它叫做为栎树,青冈栎!青冈栎,木质坚硬、结实,那可是山里顶呱呱的好烧柴哩!“除了栎柴无好火,除了郎舅无好亲”,这是山里流传的老说法。因而,每隔几年,大伙就要按时对其砍伐一次,或是用以烧火做饭,或是用以烧炭卖钱。而且,永远也不用担心它会被砍绝,只要不坏蔸,来年的老蔸上几根新发的青枝就又生长了出来,两三年一过又是几棵新树。如此循环,山里的橡树,就极少见有舒婷笔下橡树那般高大威仪的风姿。至于那青冈栎结出的果实应该叫橡子,那倒是大人小孩都知道的事情,若干年来都不曾改过口!   栎树也好,橡树也罢。仔细地去一想,其实,那结橡子的树,也确实应该叫它为橡树才对。只是,老祖宗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老叫法已经喊习惯了,现在要突然来将栎树改称为橡树,实在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   栎树生长在山野,且一生就是一大片,一不需要施肥,二不需要整枝,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在“吃着露水”长大变粗,自然也就生长得随意,开花结果也随意。况且,乡亲们一直看中的是它的材质,并不一定奢求要它能够结出多少的橡子来。反正,山里的橡子是永远也捡不尽。   捡橡子,山里人家俗称“打山货”的一种。那都是一些小孩子们干的事情,大人们是没有那个闲工夫去干的。早些年,那橡子捡回晒干了就可直接拿到街上去卖钱,补贴家用。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谁都懒得再来去挣那个辛苦钱。可是,有些时候,偏又奈何不了自己的“嘴”,到了季节,就想着要来尝一尝那橡子豆腐的好滋味――那野生的橡子是可以用来打成橡子豆腐供人食用的。用橡子打成的豆腐,那可是百分之百的绿色食品哩!因而,即便那橡子再不怎么值钱,最终,也还是有人想着要去捡的!   于是,一到橡子成熟的季节,就常有三三两两的小孩子相约一同上山去捡橡子。说是去“捡”橡子,可实际上是去摘。山上落到地面的橡子总是极少极少,更多的时候还是要扯着树枝去采摘。好在那栎树不论大树小树都结果,采摘亦只是伸伸手的事情。即便是遇到实在伸手也够不着的高树,小孩子们也有的是办法。脱掉鞋子,三步两步地攀上树顶梢,揪住树梢只是侧着将身子一吊,那树就乖乖地弯了下来。待摘完了橡子再一松手,“嗖”地一下,那树就又重新回归到了原位。   橡子的长相,和其他树种的果实比起来,总是显得有些大不同。栗色的大托碗裹住一颗青黄浑圆的小坚果,就像是一颗戴着贝雷帽的小脑袋,憨憨涩涩的,很是可爱。掰下头顶圆圆的托碗,小孩子们说它像个用以吃饭的小饭碗;大人们却说它像个用来装东西的篾箩筐。小碗也好,篾箩筐也好,却是一样的极像。   每次,小孩子们在山上将橡子采摘得差不多了,下山的路上,总是要玩上一盘“斗橡子”的游戏,然后才肯回家。走着走着路,一眼瞥见路边生有一块光滑的大石板,立刻就有人领头说要“斗橡子”。时常是话音刚一落,其他人就已从篮里将最大最饱满的橡子挑选了出来,然后掰掉托碗,用小签往顶端一插,两根指头只是轻轻一撵,那橡子立刻就如陀螺一般飞快地旋转起来。一人一颗,所有的小伙伴,就全撅着屁股盯着橡子来看它们相互撞击、相互打架,揣测谁的橡子会最后遭撞击屹立不倒而最终获胜。每每为谁的橡子先倒还是后倒而争得脸红脖子粗。   孩子们将橡子采回了家,可离大人们最终制作成橡子豆腐还得有一个漫长过程。橡子豆腐都是用去掉了外壳的橡仁来制作而成的,而不是从里到外的整颗的橡子。因而,摘回家的橡子,还得先将它拿到太阳底下去暴晒,让其自然退掉头顶的托碗,将薄嫩的外壳晒枯变焦,然后再去用石磨一压,用簸箕簸去外壳,留下来的橡仁就可用来正式打豆腐了。   其实,制作橡子豆腐比起制作黄豆豆腐来还要简单。先将干净的橡仁用水泡好了,再用石磨细细地一磨,然后将磨出的橡子浆倒入包袱中不停地搅动挤压滤出橡子渣,挤出的橡子汁用热锅烧开,最后倒入盆中让其冷却,第二天来看,那颤微微、光溜溜的橡子豆腐就便有模有样了。只是,这时的橡子豆腐涩涩的,还不能够吃,得再用清水浸泡几遍,直至完全去除了其中的涩味,这才可以正式食用。当然,这是山里传统的老做法。据说,现在又有人发明了一种极为简便的橡子豆腐制作法,那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将橡子全部用机械打成浆,再倒入包袱中不停地加水搅拌滤汁,直至最后无汁可滤倒掉干渣,让那橡子汁自然沉淀形成橡子粉,然后晒干收储。想吃橡子豆腐了,直接将那橡子粉按比例加水用热锅打成糊糊然后冷却,就形成了橡子豆腐。这样的橡子豆腐我没吃过,我想,无论如何,它绝对不会比那用石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