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岸上的父亲.doc
河岸上的父亲
杜怀超,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1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徐州市文联专业作家;获得过紫金山文学奖、老舍散文奖等,作品《一个人的农具》获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著有长篇系列散文《一个人的农具》《苍耳:消失与重现》等多部。现居苏州。
城市总有一天会被乡村所取代的,这是父亲的看法。他和大多数农民一样,进城,开始另一种生活。这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事。实际上,父亲不敢想象的事有很多,比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视洗衣机电脑,这都是父亲眼中的神物。与他隔着的不是一把农具的距离。他时常面对着电话、手机、彩电以及轿车的时候,世界的变幻搅乱他的思维。恐慌席卷而来。父亲叹息着,这人啊,也太神了。这世界到底会发展到哪种地步?这种心慌的感觉犹如年轻时初次面对河流,白茫茫的辽远,让他处身于无限与未知的浩瀚里,世界的神秘与人世的苍茫,父亲感受着人的渺小与无助。
现在,父亲来到城市,面对着拔天的小区高楼,抬腿久久不愿上。他说,这都要触到天了吧?刺心。这是父亲当时的感觉。这种在空中的居住,和河流上那些在船顶晒鱼有何区别?对于晒鱼我不陌生,父亲是捕鱼能手,对地上与水下的世界,父亲就是那个通灵的人,生活就是千奇百怪。谁能说,当世界不给你打开真相的窗户,索性就把你演绎成贴地的一粒尘埃,或者一棵庄稼、一棵野草?不给你俯视苍生的视野,那么就做苍生中的一员,如山,如水,像草,似鱼,甚至天空中的白云、草原上的土拨鼠、南疆的热带鱼?总之,你是世界的组成部分,等待世间的次第解密。
城市与乡村总是互为敌人。推土机正在巨大的轰鸣声里,以风卷残云的方式吞噬着郊区的村庄、大地、树林,还有漫漶的野草。大片大片的庄稼在水泥与钢筋的压制下,埋入泥土深处,甚至是十八层地狱,毕生没有钻出地面的机会。这是父亲极其难过的。他常走过这些林立的脚手架,看着那些蚂蚁般的人群,戴着头盔日夜劳作,拔节的楼群日益举高着这个城市,父亲为他们悲哀。把乡村送入坟墓的,正是我们自己。现在,我们在为城市建造高楼,分明就是对村庄的侵犯,对大地的侵犯,对自身的侵犯。父亲想象不出,如果有一天,大地上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水泥的表面上,无一寸泥土,那么那些庄稼、牛羊、野草和依靠原野生活的人群哪里去了?新建的工地里,父亲居然跑过去,对着新砌的楼群,旁若无人地,狠狠地尿了一次。
我原以为父亲进城,将是对过去生活的全部改变,是对城市生活的憧憬,是对多年大地生活的决绝,是对新时代生活的享受。功能齐全的小区,交通便利的公交,还有品种丰富的大型超市。从农耕文明到手工业文明到机械文明,人是如何一步步从自然的劳役中挣脱出来?凭借力气与血汗换取物资维持生存的肉搏战,这是用生命换取明天的生存。城市文明取代乡村文明,这也是时代的必然。但是在民以食为天的乡村,离开土地,那么人怎么活?我不曾想到,父亲对乡村生活的逃离后,居然给他带来的不是抚慰,而是伤害。
我们家小区的西门附近,面对的就是千年古河,隶属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支流。源自隋炀帝下江南留下的遗迹。从中原到江南,河流说断就断,可一地的历史与风云,在平静的浪花里反刍其明日黄花。现在,仅存的一段,早已褪去历史的蓑衣,还原成庸常的河流,渔船、机帆船、木船以及河岸两旁的人家、略带历史遗风的杨柳,一切都消失在日常生活里。历史就是现实。现实转眼就是历史。父亲尝过城市生活滋味之后,总是呆坐在河桥或者河岸边的石墩上,沉默。
我以为父亲想念家乡的河流,河流就是父亲的命,父亲的生活全部。父亲的命是水,有河流的地方,就有父亲的生活。当年的父亲,一个人,一条河流和脚下的大地,用船桨、渔网等撑起家的门楣。河流是父亲的历史。人老了,回忆,翻阅自己当年的历史,也许是一种安慰。在河岸边的父亲,常清早一个人出去,沿着河岸边慢走,直到傍晚又沿着河流回来。父亲说,与河流对话,这让他满心欢喜。河流是有胸怀的,不管是乡下人还是城里人,敞开辽阔与恒远。高兴时候,对着河流中央的船只,自顾自地吆喝起号子来。幸运的时候,还会在岸边看到熟悉而又陌生的捕鱼人,驾着木船,在丝网的蔓延中,等待着收网。这一切又让父亲看到往昔的日子,似乎自己又回到村庄身旁的那条河流。他相信,所有的河流都是大地的经脉,沿着经脉行走,一定会流回那条引河,回到自己的村庄。这一想,父亲又觉得在城市与村庄之间,相隔的只是一条河流。河流般的距离。河流袒露真实。父亲说,看到水,就能看到泥土。生命的滋润感从地面传递上来,父亲就觉得这日子是有滋有味的。
接地气的日子,就是有根有盼的日子。我不知道父亲与河流对话多久了,还以为他沉浸在历史的故事里,或者处于对河流的熟稔与依恋。乡村的人,没有人是不与水缠绵的。这是宿命。没有水的乡村,不叫乡村。这是乡村人得以活命的隐秘的不二法门。祖先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