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工业时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原因探析
前工業時期英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原因探析
?
谷延方? 黃秋迪
(哈爾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俄羅斯研究所,黑龍江哈爾濱150010)
?
?/article.php/7662
??? [摘? 要]工業革命發生於英國絕非偶然現象.在前工業時期,英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已經取得了重要成果,城市化和工業發展均已居於歐洲首位,從而為工業革命奠定雄厚基礎.人口因素、圈地運動和農業生產力進步是推動前工業時期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原因。??? [關鍵字]前工業時期;勞動力轉移;圈地運動;城市化??? [中圖分類號]K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3541(2004)01-74-77
[收稿日期]2003-12-07[作者簡介]谷延方(1972—),男,黑龍江友誼人,史學博士,哈爾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糸講師,主要從事英國史研究;黃秋迪(1973—),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史學碩士,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俄國史和西伯利亞史研究。
?
?
眾所周知,18 世紀工業革命掀開了世界範圍內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新篇章,加速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和非農產業轉移的歷史進程。殊不知,工業革命時期的勞動力轉移只是以往 歷史的一個繼續。勞動力轉移自古以來一直存在。在前工業時期,英國勞動力轉移已經取得了重要成果。截止到工業革命前夕,英國已有120萬人居住在城市裏, 約占總人口的21%,從事紡織、制陶、採礦和貿易等非農產業人員則占到總人口的54%。換言之,英格蘭已經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不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和依靠農 業生活。因此,在工業革命前英國雖未實現城市化,卻已不再是一典型的傳統農業國家。從勞動力轉移的歷史來看,工業革命是勞動力轉移歷史過程中的一個“高 峰”和必然結果,若要深入研究和瞭解工業革命,我們首先需要瞭解工業革命前的勞動力轉移史,以追溯其本源,探求其原委。鑒於工業革命前,英國城市人口和非 農產業人員比例均領先於歐洲其他國家,本文試圖就前工業時期①勞動力轉移原因略作探討。
————————————————
①關於前工業時期時限,中外學者一般均指工業革命前的兩個世紀,即16、17世紀及18世紀早期。
?
一、16世紀人口膨脹是勞動力轉移重要推動因素
?
??? 一 直以來,西方多數學者認為英格蘭前工業時期的婚姻模式是典型的“歐洲模式”,哈吉奈爾(Hajnal)即是其中的代表。在這種模式下——高婚齡、低生育 率,還有一部分人保持獨身,人口增長緩慢,盲目生育和增長現象受到有效控制。據此,經濟史家錢伯斯(Chambers)認為,這種婚姻模式至少提供了歐洲 經濟起飛部分原因:人均資源水平較高,為經濟起飛奠定了基礎。[1](p58)我們不否認這種婚姻模式在西歐廣大地區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歷史 實際狀況,但並非任何時期、任何國家都始終佔據主導地位的婚姻模式。英國16世紀的人口增長特點就對上述觀點提出了挑戰。
??? 16 世紀英格蘭人口增長很快,在不到一個世紀的80年的時間裏就增長了170萬,而此後從1600—1750年間150年中才增長了160萬。[2] (p170)這意味著16世紀人口年均增長率約為下一時期的2倍,尤其在16世紀第2個25年時,人口增長明顯加快,食品價格急劇上漲,實際工資已經降低 了1/3。根據16世紀40、50年代彙編的最早的教區登記簿可知,當時人口出生率非常高,根本不是“高婚齡、低生育率”。獨身現象幾近消失,基本上接近 於典型的“非歐生育”模式。米切爾教授為我們提供了16世紀部分年代英格蘭人口增長的具體數字,可參見下表3-1。
??? 表3-1:1541—1651年間不列顛人口變化一般趨勢
??? (單 位:千人)[3](p19)人口2114 3011 2085 3271 3598 389g 4110 0116 4693 4892 5092 5228年代1541 1551 1581 1571 1581 1591 1601 1611 1621 1631 1641 1651??? 在15 世紀晚期、16世紀早期時,英格蘭人口數量大約在225—275萬人之間。由上表可見,16世紀中葉時人口增長到301萬,10年後(1561年)又降為 208萬人,這表明所謂的16世紀“人口膨脹”狀況在上半葉並不存在,從16世紀下半葉人口才顯著持續增加,1641年時人口超過500萬,1651年後 人口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在500萬邊緣上徘徊。這意味著“16世紀人口擴張”延伸至17世紀上半葉方告結束。在1500—1620年之間,英格蘭和威爾 士的人口幾乎增長了一倍,從250—300萬增加到500萬,英格蘭人口開始恢復到黑死病前夕的數量,結果農村勞動力隊伍急劇膨脹。可見,英格蘭剛剛擺脫 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