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牵头母牛上山坡.doc
牵头母牛上山坡
我在读小学之前,作过牛倌儿。
30多年前的北方农村,农业生产队是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每个生产小队都饲养着一群黄牛、马和骡子,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役力。在农业机械化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山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仍然离不开畜力,一是因为山区的零散耕地不适合大型农机作业,二是因为很多地方的农民还很穷,购买不起农机,虽然国家拿出了大笔的农机补贴。
在秋冬季节,牛一般是不放牧的,要圈养起来,生产队一个秋天收割的玉米秸杆都要储存起来,由生产队饲养员每天用铡刀铡成一寸多长的饲料,再加一些烀熟了的玉米粒、黄豆或者豆饼喂养。白天,牛槽子里面食物不断;半夜,饲养员还要加一遍饲料,所谓 “马无夜草不肥”,牛也是如此。秋天不放牧,是因为牛每天都要拉山,很劳累,需要休息;冬天圈养,是因为牛需要保养体力,好在开春的时候驾胶皮轱辘车送粪,拉犁杖翻地。加之冰天雪地,确也无草可食。牛需要放牧的基本上都是在春夏了。
那时我家里困难。父亲在公社工厂里当车间主任,每个月40多元的工资,在当时本来属于很高的工资了,但是,家里孩子多,都很能吃,加上生产队里没有人挣工分,每年都要吃返销粮,便在这吃上就给父亲工资吃没了,日子就一直过得紧巴巴的。不知道是生产队长的恻隐之心,还是父亲用了手段,反正从我六七岁开始,生产队里每每有带了崽儿的母牛,就交给我单独放牧,每天挣5分,直到母牛产崽,牛犊掐了奶。
其实只要天气不坏,单独地放牧一条母牛,是项很惬意的工作。吃过早饭,到队里牵了牛,往自己心目中确定的青草丰美的山坡悠然地走着――你当然不能走得太快,你得顺着牛的速度,你如果使劲拽着缰绳,或者打骂,牛就和你恼了,再也不走。为了便于工作,你可以和牛交流感情,你可以和它轻声细语地交谈,牛是绝对听得懂的,因为牛毕竟已经和人类交道了几千年。你会发现牛对你的谈话的反应――耳朵前后动几下,尾巴甩几下。牛都是双眼皮的,眼神很温顺,待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处得好,牛看人的眼神也亲切起来。上了山坡,找一棵树,把缰绳放得长长的,栓在树干上,剩下的时间就属于自己的了。可以躺在草地上,弥补孩童的睡眠不足;可以将两掌虚握,空心以对,吹出布谷鸟的鸣声,骗取别的山谷中布谷鸟的回应;或者揪一片草叶,试着模仿各种鸟的鸣叫;可以放开喉咙,把所有会唱的不会唱的歌儿唱个够;当然,如果你和别的山头上的小伙伴儿大声对话或者对骂,牛都没有反对的意见,只是低着头,用舌头把青草不断地卷入口中,发出有节奏的清脆的声音。
牛是可以骑的,只要人和它足够熟,感情到位。在牛低头吃草的时候,抓住牛的两只角,跨上牛的脖子,这就影响了牛吃草,于是牛要抬头,在牛抬头的时候,顺着牛脖子,便滑到了牛背上。我胆子小,只试过一次。夏天,在牛吃草的时候,通常会有大批的牛虻子粘在牛身上,吮吸牛的血液,牛尾巴赶之不尽,少年人心肠软和,看牛可怜,心中抱打不平,便折一根树枝,为牛驱赶这些吸血鬼,牛就以感激的眼神回报。
狡兔三窟,食草动物为了躲避食肉动物的攻击,都有各自不同的进化了不知道多少代的办法。牛的办法是长了四个胃,有的用来储存粗糙的食物,有的用来储存反刍过的食物,有的与肠道连接,还有一个胃专门用来储存水,以便迅速摄取食物,然后找到安全的地方慢慢消化吸收。于是,在牛的躯体靠近臀部两侧,就出现两个凹陷的地方,左面的叫“草窝”,右面的叫“水窝”,对一个牧童来说,工作成绩如何,就要看这两个窝。两个窝是否平了,代表着牛是否吃饱喝足了。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如果看见牛的草窝还没有平,就找一块青草很厚的地方,直径一米左右,洒上童子尿,牛便会把这范围内的青草顷刻间啃得露出地皮,草窝一会儿就平了。牛其实是不吃脏草的,但是牛需要补充盐分,所以撒了童子尿的草便大受欢迎。待牛吃饱,再找一泓清泉,听着牛吸溜吸溜用舌头喝着水,那声音听来真是令人惬意。
给牛洗澡,对牛对牧童来说,都是很高兴的事情。有时饲养员不负责任,牛栏清理不及时,牛身上就结着一层厚厚的牛粪和泥巴混合的盔甲,牛很不舒服,人们看起来也不舒服。这时,把牛牵到夏天清凉的河水中,牛便四蹄稳稳地站着,一动不动,仿佛知道你的动机。不停地往牛身上荷(方言,撩的意思)着水,把那层盔甲慢慢地泡软,然后,拿一块薄薄的石片,像刮痧一样,用力刮下那层盔甲。在这个过程当中,牛从头到尾一动不动,总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像理发师手下的熟客。然后,一个趾高气扬的野小子,身后跟着一头清洗得干干净净浑身像缎子般闪光的牛,穿屯过户,牛精神,人更精神。
小牛犊一出生大概就有15公斤左右,从娘胎一出来,便踉踉跄跄挣扎着要站起来,面目都很俊俏,仿佛梅花鹿,四肢细细的,长长的,秀美极了。小牛犊出生后,再带着母牛上山,便增加了乐趣,牛犊一会儿围着母亲耍欢儿,一会儿绕着牧童逗乐,除了拱在母亲的肚皮下吃奶,根本就没有消停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