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历史选修一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能力提高.docVIP

人民历史选修一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能力提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历史选修一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能力提高

知能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2012·泰州高二检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以下最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是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B.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 C.是民族融合大发展时期 D.是文化科学空前繁荣时期 2.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统治者大力提倡的思想是( ) 3.(2012·郑州高二检测)“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上述引言应该是( ) A.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 B.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 C.商鞅用以支持自己变法的重要依据 D.西周对夏商两朝历史经验的总结 4.据《吴子·料敌》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这表明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秦国国君拥有较为集中的权力 ②秦国拥有较多的贤能之人 ③秦国的国君热心变法 ④秦国尚武精神充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5.(2012·合肥模拟)王安石的《咏商鞅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据此可知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在于( ) A.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B.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C.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D.取信于民,重视承诺 6.(2012·台州高二检测)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其主张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的主要出发点是( ) A.增强秦国国力 B.商鞅的主张符合法家思想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势所迫 D.借变法打击贵族势力,巩固统治 7.(2012·长沙高二检测)商鞅变法规定:民众“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统治者重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杜绝奴隶存在 C.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D.禁止商业的发展 8.《商君书·十九》载秦军作战:“五人为伍,一人逃而斩其四人;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其战,百将、屯长不得首,斩;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皆赐爵一级。”请问对此条法令解读最好的是( ) A.严明赏罚,令秦军勇往直前 B.滥施刑杀,不利于稳定军心 C.军功授爵,打破公室贵族权力垄断 D.什伍连坐,有利于军士相互监督 9.(2012·长春高二检测)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 A.普遍推行县制 B.实行连坐法 C.按军功授予爵位 D.奖励耕战 10.(2012·洛阳高二检测)商鞅变法时制作“商鞅铜方升”标准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又加刻诏书发到地方,其最主要的影响是( ) A.促进了秦朝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加强集权,巩固统一 C.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D.促进秦国的强大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 ——《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商君书·更法》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商鞅给秦孝公提出了哪些改革的建议。甘龙、杜挚等人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根据材料说明商鞅所为属于什么性质的改革。 (2)材料三中的“务本”是什么意思?“王制”指的是什么? (3)从上述材料中,引用一句原文,概括商鞅行为的历史作用。 12.(2012·扬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所有的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命调职。 ……凡是从事“本业”而使粮食布帛增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利”者,以及虽从事“本业”而因懒惰破产者,全家没入官府为奴。 材料二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 材料三 《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 (2)从材料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