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诗歌的先驱者.doc
现代诗歌的先驱者
摘 要:惠特曼的《草叶集》打破了欧洲文学形式对美国文学的长期专制,为美国现代诗歌更为自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其代表作《自我之歌》,探查了惠特曼与传统浪漫主义的胶着之处,同时论证了《自我之歌》对经验论的突破和对“现时”的构建,以及这首诗在语言形式和题材选择方面的独到之处。本文认为正是通过这些方面的突破,成就了惠特曼在美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先驱者地位。
关键词:惠特曼 《自我之歌》 美国现代诗歌
1855年出版的《草叶集》如同一枚炸弹,包裹着爱与和平,从高空掷入历经着前所未有的政治腐败的美国社会。作为一位顺势而生的民主斗士,惠特曼手持《草叶集》高呼:“在世界各国中,血管中激荡着诗意因子的合众国最需要诗人,而且无疑将拥有最伟大的诗人并最大地发挥他们的作用。”①《自我之歌》正是惠特曼以“自我”来定义“最伟大的诗人”的典范之作,是他在19世纪末期创作中所预示的现代主义诗歌的“前调”。
一
奥?帕斯认为,浪漫主义诗人将“自身人格”这一主观因素作为诗歌的内容引入了创作。惠特曼在重拾浪漫主义诗歌题材――诗人之“我”的同时,彻底改变了原有传统:“惠特曼并非向我们讲述一位传奇式英雄的故事,而诗人隐藏在英雄行为的背后……也不像华兹华斯的《序曲》那样写一部诗歌传记。《自我之歌》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诗的扩充。惠特曼讲的不是个人生活的沉浮变化,而是他的存在本身。诗人歌唱的是一个‘我’,也是一个‘你’,
又是唯一的:一个行人和一个宇宙。”②
《自我之歌》第一行的第一个字母“I”,就标明了1336行全部诗句立意的中心:“我”。
“I celebrate myself,and sing myself”(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第1节),惠特曼继承了早期浪漫主义诗人对主体性的表达欲望,开篇就充满自信的“celebrate”(赞美)“sing”(歌唱)。诗人提示我们,这首诗将完全聚焦于他对“自我”的描述:“I loafe and invite my soul……I,now thirty-seven years old in perfect health begin”(我邀请灵魂进驻/同我一道闲游/我现在三十七岁,身体健康正值壮年)(第1节)。灵魂被邀请进驻肉身,一个完整的“自我”得以构建。诗句中的“begin”(开始)一词,宣告了主体的觉醒。
诗人一方面用通俗的语气任意吐露抒情长句,另一方面又不时穿插讲座和演讲的严肃风格来提升自我独白的庄严性。“I believe in you my soul,the other I am must not abase itself to you / And you must not be abased to the other”(我相信你/我的灵魂/灵魂之外任一部分不应感到谦卑/你也不应屈尊于其他)(第5节),惠特曼将“自我”的生命力――灵魂,确立为不屈、自尊的人格,在维护灵魂独立性的过程中,一步步地重塑“自我”。随后,惠特曼从“自我”与上帝、人类和自然间爱的关联这一维度渗入,发现了“自我”并不能脱离外部空间与他者而单独存在:“And I know that the hand of God is the promise of my own /And I know that the spirit of God is the brother of my own / And that all the men ever born are also my brothers,and the women / my sisters and lovers / And that a kelson of the creation is love”(因此我知道了上帝的手即是我自己的诺言/上帝的精神即是我自己的兄弟/而所有已出生的男人也都是我的兄弟/所有女人都是我的姐妹和我的爱人/爱是造化的骨架)(第5节),显而易见,这里突显了诗人对泛神论自然观的诠释。上帝在惠特曼那里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个体,而是变成了“自我”的手足,变成了熠熠生辉的自然万物:田地、枯叶、蚂蚁、苔藓、乱石堆、接骨木、毛蕊花和牛蒡草。诗人凭借极准确的观察辅以敏锐的直觉,极冷静的理智控制热烈的情感,上至日月星辰,下至一草一叶,无不体察入微,从破碎中看出完整,从衰败中看出新生,从缺憾中看出圆满。换言之,他使纷纭万象超越了原有的物质形态,而成为一种精神存在,并且这种上帝意志、自然神性又同时融入于他的“自我”。一切消逝的生命只是“自我”永恒生命的补充,“自我”在神性的孕育中得到新生,幻化为草叶。爱默生的《论诗人》认为诗人是人类的代表,将经验、感觉通过语言再现;是美的代表,表达和记录世界的善、真与美;是唯一的导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