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室上速护理查房--李永瑶题稿.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查房 李永瑶 目录 一、疾病概述 1、定义 2、病因与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治疗要点 二、个案护理查房 1、病历介绍与护理评估 2、术前护理 3、术后护理 4、健康教育 一、疾病概述 定义 房性与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有时难以区别,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如心动过速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则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室上速。在所有室上速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约占90%以上,其中AVNRT最常见。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在国人最常见为预激综合征以及房室结双通道,其它病因包括冠心病、原发性心肌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洋地黄中毒等。 诱因包括运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妊娠饮酒或吸烟过多等。 发病机制 大部分室上速由折返机制引起。 临床表现 发作突然开始与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症状包括心悸、焦虑不安、晕眩、晕厥、心绞痛,甚至心衰与休克 心律绝对规则 心电图 心率160~250bpm,心律绝对规则; 连续3个及以上快速均齐的的QRS波群,形态与时限均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存束支阻滞时,QRS形态异常 起始突然,常有一个 房性期前收缩触发 治疗要点 急性发作期 ① 迷走神经刺激法; ② 腺苷与钙拮抗剂,首选腺苷,其次为维拉帕米,静推;心律平静推 ③ 其他药物:胺碘酮、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不作为常规; ④ 直流电复律: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首选。 预防复发:首选心脏射频消融术(RFCA)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可以根治。 二、个案护理查房 病历介绍与护理评估 一般情况:患者张某某,男,21岁,汉族,农民。因“间断心慌4年,加重半月” ,于2014年8月6日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收住我科。 主诉:间断心慌4年,加重半月 既往史:患者出生6月余曾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4年无明显诱因突发出现心慌、气短,可自行缓解、未给予重视。于半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头晕,随往当地医院就诊,查心电图:预激综合征。为进一步诊治,于2014年8月6日收住我科。 体格检查:T 36.5℃ P 86次/分 R 16次/分 BP 135/70mmHg。 辅助检查:查心脏彩超示:1、心脏结构运动及血流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2、左室收缩功能正常; 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预激综合征 术前护理 焦虑 与缺乏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射频消融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及家属思想顾虑、紧张情绪。 2、做好入院宣教,减少其陌生与不适感。 护理评价:患者心情平稳,适宜手术。 术前护理 活动无耐力 与心动过速导致心悸有关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若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立即刺激迷走神经已终止发作,并给予心电监护。 2、体位与休息:避免左侧卧位,做好心理护理,保证情绪稳定,保证充分休息。 3、活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护理评价:患者活动与休息良好,适宜手术。 患者预计于2014年8月7日行射频消融术 术前护理 术前准备 1、术前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心脏超声检查,12 导心电图等。 2、术前1 天做好双侧腹股沟区、会阴部、颈胸部备皮,并练习床上排两便。并与左上肢置静脉留置针。 3、术前宣教:饮食、休息等。 术后护理 护理评估: 患者于2014年8月7日行射频消融术,中午12点半返回病房,手术顺利,鞘管已拔,各穿刺点干燥,加压包扎。术后生命体征为:T 36.3℃ P 89次/分 R 19次/分 BP 139/84mmHg。 患者神志清,精神可。 术后护理 疼痛 与手术创伤有关 护理措施: 1、患者取平卧位,患肢制动,采取转移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疼痛,若不可耐受,则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2、术侧肢体护理: 患者取平卧位,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侧肢体平伸制动6 小时,平卧休息12-24 小时方可下床活动,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渗血,皮肤黏膜有无瘀斑、皮下血肿,及术侧肢体有无肿胀、末梢循环、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告知患者,术后72 小时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穿刺点再出血。 护理评价:患者疼痛缓解,精神状态良好。 焦虑 与担心预后有关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术后患者回病房,持续心电监测24 小时,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志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