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SAN-个人网站网路硬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AN-个人网站网路硬碟

所謂SAN (Storage Area Network)儲存區域網路 乃是利用光纖通道(Fiber Channel)來儲存備份資料或集中管理資料的一種儲存觀念。 通過光纖通道交換機連接伺服器主機和存儲陣列,建立專用於數據存儲的區域網路。提高了網路的頻寬和存儲I/O的可靠性。它降低了存儲管理費用,並平衡了開放式系統伺服器的存儲能力和性能,為企業級存儲應用提出了解決方案。SAN獨立於應用伺服器網路系統之外,擁有幾乎無限的存儲能力,它採用高速的光纖通道作為傳輸媒介,FC(光纖通道,Fibre Channel)+SCSI的應用協議作為存儲訪問協議,將存儲系統網路化,實現了真正高速的共享存儲。在1998年問世,SAN是指由各個儲存設備組成的網路架構,透過伺服器 (Server) 連接上區域網路 (LAN?) ,它能接受不同作業環境的資料,解決企業整理與儲存資料的問題,同時滿足企業集中管理的需求。 技術上,SAN利用光纖通道 (Fibre Channel) 技術,能以高速傳送資料 (Data) ,支援高達20公里的距離,進行大規模的資料傳輸與儲存,並可大幅舒緩一般網路的資料傳輸負載,在佈線上提供相當大的彈性。 就儲存設備與伺服器之間的資料傳輸方式而言,SAN伺服器允許任何儲存設備間的資料存取作業,因此SAN架構下的資料存取較無限制。可靈活增減儲存設備,同時,資料傳輸不會影響區域網路的正常頻寬。 由實體觀點看,SAN是由4個組件構成: 1. 終端者使用平台。傳統以LAN及WAN技術為基礎的網路設備,提供終端使用者平台與伺服器連結,但是在SAN環境中,終端使用者平台是附設於光纖上,可直接存取儲存裝置。 2.伺服器,包括儲存裝置及儲存子系統。儲存子系統會連結到伺服器、終端使用者平台及到每個使用光纖通道(Fiber Channel)或傳輸骨幹的設備。光纖則是由一個或多個光纖組件所構成,可連結個體間藉由路徑 (Path) 訊框 (Frame) 提供的傳輸服務。 3.互連裝置,如交換器、集線器 (Hub) 、橋接器 (Bridge) 及轉換器等。 除了建置困難、光纖介面花費較高外,SAN硬體與軟體的相容性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專用SAN能按照個別廠商的規格進行配置,一旦SAN受制於某廠商規格,或被特定的系統或伺服器限制,用戶就必須為每組應用系統設置個別的SAN結構。這樣不僅侷限資訊存取空間,同時也會增加系統管理成本。SAN (Storage Area Network)儲存區域網路,顧名思義是由儲存設備、主機、工作站所構成的網路,傳統的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上的工作站必須經過LAN至主機上讀取資料,所以就會受限於網路頻寬與伺服器的速度,而無法提供更高的速度,而SAN為利用Fibre Channel的架構提供多儲存設備、主機、工作站所構成的網路,因為儲存設備、主機、工作站直接連接故主機(或工作站)可不經伺服器直接存取資料,此種由原server-based主機端轉變至控制器端controller-based的架構可大幅資料儲存的速度。   ★ 解決了多主機讀取儲存設備時的網路瓶頸。 ★ 利用Fibre Channel的遠距離特性,擴展了高速資料的距離。 ★ 利用Fibre Channel的Dual Loop雙迴路連接路徑特性,除了提昇傳輸速度外更提供了更可靠的資料連接。? ★ 利用Fibre Channel的高速度遠距離特性,提供了遠端資料備份與設備備援的容錯功能。使用Copper線材的Fibre Channel連接至30公尺,使用Optical線材則提供至500公尺(short wave)與10公里(long wave),而一般Ultra2 Wide LVD SCSI只能提供12公尺的連接距離。? ★ 利用Fibre Channel的多連接設備特性,可以提供更大儲存容量。(使用Fibre Channel時可連接至126個設備(可為儲存設備、主機、工作站,而一般Ultra2 Wide SCSI只能連接16設備)。   SAN規劃:多主機共享 使用SAN管理軟體:將建聯SAN Ready RAID切割為多個不同分割設定為不同的Logical Volume透過SAN管理軟體,讓多部主共享磁碟陣列Logical Volume做到File Share。   SAN備份:快速與遠距離 過SAN的資料備份方式,資料可不經LAN/WAN網路、主機,直接做儲存設備之間(硬碟與磁帶機)的大量資料存取,可大幅提昇備份速度,並透過Fibre Channel之遠距離特性,可做遠端備份。   SAN資料複製(災害預防) : 透過RAIDSYS SAN Ready磁碟陣列系統的雙控制器備援功能與Fibre Channel的高速傳輸特性,可使用兩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