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进程中小洲村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进程中小洲村的可持续发展----工商管理 李佳锐
内容提要
此调查报告的对象为小洲村,针对其背景、特色以及过去的发展作出客观性分析,并在网上发出调查征集,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归纳,针对现在出现的问题与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分析。希望为小洲村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份参考资料。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小洲村的旅游业和艺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编写。
1.地理环境
小洲村,也称瀛洲,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端,南临珠江南河道,隔江与番禺相望,东临牌坊河,峙对官洲岛和仑头,西北与土华村相接,东南侧可直通大学城,与广州著名的度假胜地——瀛洲生态公园仅一路之隔。境内河涌长达10公里。村民世代以种果为生,果树成片,瀛洲生态公园与附近的果林共约2万亩,素有“南肺之称。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共有1万多人,其中农户842户,共3253人。近年来,随着大学城和生物岛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发展、完善和番禺撤市并区等举措的实施,小洲村已经由城市边缘区转变为城市中心组团的组成部分。小洲村村民世代以种植果树谋生,这里的石硖龙眼、鸡心黄皮、杨桃等岭南水果远近闻名。以前,村民们划着艇仔把这些水果运到广州甚至香港,到清朝时小洲登瀛街码头更是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港口。故“小洲村”也有水果之乡的美誉。不仅如此,小洲村还蕴含这极大的艺术宝藏,村内古桥、古树和古建筑遍布。大量散座在村内的明、清、民国期间的祠堂、公庙、民居,如嘉告堂、天后宫、玉虚宫、广州市界碑等古建筑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来到这里进行艺术创作,建立了雕塑公园和各种类型的创作室,成为艺术家们寻觅创作灵感、写生、摄影的首选之地,是艺术家们的伊甸园。小洲村自元朝末年开村,距今已经有五六百年历史。数百年来一直被“无亩果园”环绕着。因此,作为“园中村”,小洲村承担着生态和文化功能,这使村民自下而上的发展需求与政府自上而下的保护控制要求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矛盾,小洲村的经济发展面临重重束缚。据了解尽管瀛洲生态公园自开放以来吸引了数十万的游客,但在2002年收益增加的情况下,总体仍然亏损100多万。由于赢洲生态公园没有纳入政府补贴范围,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公园,依靠门票和商业服务的收入难以负荷经营。
从近十几年来小洲村三次产业构成变化看,第二产业一直占主导地位,近几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生态农业则呈逐步萎缩的态势。非农业收益和农业收益的明显差距使村内涌现出一批工厂和餐饮服务企业,但小洲村财政收入仍然入不敷出,至2007年财政缺口达776万元。
作为小洲村的一张名片,瀛洲公园将以其独有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生产果林为基础,建设成一个水更清、树更绿、花更香、果更甜的融生产、环保、科研、考察、教育、观光、休闲、游乐为一体的多功能高质量的生态公园。然而,在广州经济高速发展和日渐城市化的今天,小洲村已经失去了昔日的人文光彩。小洲村万亩果林曾被称为广州“南肺”,但单纯种果树让小洲村的村民难以维持生计,一些村民私下里砍掉果树,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变成了地下养鸡场。
激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打破了原来小洲村的发展路径,改变了乡村的经济结构。在市场经济和现代文化冲击下,现今的小洲村产业发展结构错乱,支柱产业不明确,经济发展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开始破坏,不利于小洲村的可持续发展。
3.1具体问题
1) 小洲村人口增加,建筑老化,旧村不能满足村民对居住的需要,自然环境污染,虽然经过一轮的河道清淤治理,但水体河涌的污染情况仍然存在。由于没有实现截污,虽然沥胺污水处理厂就在附近,小洲村原本碧绿的河涌还是一度变成了污水沟,浊臭逼人,也直接影响到整个万亩果园的生态环境。
2)村民外迁普遍,村内住宅出租普遍,外来人员和建筑工人的入住、新区建设、人口密集,形成各种社会安全隐患。
3) 新片区大兴土木,但缺乏合理的规划控制,新建建筑混乱无序;新旧两区关系不明确;新旧建筑交叉影响了小洲村的整体村貌;村内内路线不清晰,指引性、标识性不强,而且施工速度缓慢,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游客的参观。
4) 虽然途径小洲村的公交比较多,但村内公交较少,公交站少且站距比较远,村内主干道比较窄(只能同时通过两辆公交车),而且凹凸不平,沙尘比较多,交通安全隐患很大;文化、健身、娱乐广场相当少;水利工程、电力、通信设备少等等。
4. 前景与未来
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出现过“优胜劣汰”这四个字,这个词用于小洲村也不为过,如果小洲村不进行深一步的“改良”,她的命运,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其他“改良”失败的村落那样,成为拆迁村落中的一份子,她的身影将被记入史册,她的遗产将会归入“失落的文化”的行列。为此,我对小洲村做了一些调查。
调查对象:互联网全体网民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 调查问卷
调查区域:小洲村
样本总量:80
由数据表明,来小洲村的人群主要是城市中的学生,他们大多都是低消费阶级,而且来小洲村的目的多为观光、旅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