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北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6—2020).doc.doc

江北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6—2020).doc.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北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6—2020).doc

附件1: 江北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 (2016—2020年) 内 容 标 准 读书看报 1. 区级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1册以上,或总藏量不少于50万册,人均年新增藏书量不少于0.06册,对每个街道(镇)图书馆分馆每年流通不少于4次2000册,每年举办1次全民阅读活动。设置盲人阅览室,各类盲文图书和有声读物不少于300册。 2. 街道(镇)图书分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8小时,藏书量不少于15000册,订阅报刊不少于100种,人均年新增藏书量不少于0.04册,每年举办读者活动不少于50次。 3. 农家书屋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图书不少于1200种、1500册,订阅报刊不少于20种。每年每家农家书屋更新、流转图书不少于200册次。 4. 在城镇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人流密集地点设置阅报栏或电子显示屏,提供时政、三农、科普、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收听广播 5. 乡镇有线广播联网率达到100%,有线对农广播覆盖率达到90%;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每天播出次数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6. 为全民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 7. 通过直播卫星,免费提供17套广播节目,通过无线模拟,免费提供不低于6套广播节目,通过数字音频,免费提供不低于15套广播节目。 内 容 标 准 观看电视 8. 有线电视联网率达100%,农村有线数字电视实际入户率96%以上;电视自办对农栏目每周达3档(含)以上,平均每档不少于10分钟。 9. 通过直播卫星提供55套电视节目,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提供不低于15套电视节目。在城市和有线电视通达的农村地区,为城乡低保免费提供基本有线(数字)电视节目。盲人、听力残疾人、言语残疾人收看有线(数字)电视给予特殊优惠照顾。 观赏电影 10. 为农村群众提供数字电影放映服务,合理调整放映结构,其中每年国产新片(院线上映不超过2年)比例不少于1/3。 11. 为中小学生每学期提供2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看戏 12. 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平均每年为每个行政村送戏(文艺演出)2场(含)以上。 13. 区文化中心每年举办公益性演出不少于20场次。 14. 街道(镇)文化中心每年组织演出不少于30场次。 设施开放 15.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健全。其中区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遗址类)每年开放不少于320天,公共美术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8小时。 16. 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参观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实施门票减免,文化遗产日(全民健身日)免费参观(活动)。 17. 学校、工人文化宫、体育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文体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开放时间和免费项目由各单位制定。 内 容 标 准 文体活动 18. 区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不少于15次;每个街道(镇)每年举办文体活动不少于8次;每个村(社区)每年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不少于6次。 展览展示 19.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每年举办免费展览不少于12次。到2020年,人均观看电影、文博展览、艺术表演次数达到10次人次。 文化走亲 20. 区每年组织跨区域文化走亲不少于6次,街道(镇)不少于3次。 数字文化 21. 公共文化设施内免费提供Wi-Fi,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提供上网服务。 22. 区建立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可以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 培训讲座 23. 区公共图书馆每年举办公益讲座不少于15次;区文化馆每年举办公益培训不少于20次;街道(镇)综合文化站每年举办公益培训或讲座不少于8次;公共美术馆每年举办公益培训或讲座不少于8次;村(社区)每年举办公益培训或讲座不少于4次。 24. 每个街道(镇)拥有相对稳定并经常开展活动的文体团队不少于8支;每个村(社区)至少建立3支经常性群众文体团队。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