诙谐仿作之合理使用规范与判准(104.11.).doc

诙谐仿作之合理使用规范与判准(104.11.).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诙谐仿作之合理使用规范与判准(104.11.)

詼諧仿作之合理使用規範與判準 104年11月6日舉辦 「2015著作權法合理使用研討會」 章忠信( 著作人自創作完成,即受著作權法保護,任何人利用他人著作,除有合理使用之情形,原則上應取得授權。著作權法係科技發展後,著作內容之經濟價值合理重分配之法律制度,同時以法律明文保護著作人對其著作於精神層面之利益,前者落實為著作財產權,後者則以著作人格權為表彰。在著作權法制建立以前,著作原本係「公共所有(public domain)」,任何人均得自由利用,著作權法基於社會公平正義之考量,從新分配創作成果之經濟利益,一方面讓創作者就其著作享有著作權,另方面以合理使用限制著作人之著作權,維繫公眾自由接觸著作內容,不受著作權干預之利用空間,藉此達到私權與公益之均衡。 創作自由係言論自由之一部分,不應有任何限制。然而,當此一自由影響到他人利益,該作如何之限制,抑或仍應貫徹創作自由之保護?詼諧仿作parody)係創作之一種方式,其係基於既有之著作,以戲謔方式改作,轉變原著作本意,傳達自己與原著作不同意念之表達。此一創作方式,一方面涉及原著作經濟利益之著作財產權,另方面也影響原著者對其著作於精神層面之完整或原意掌控之著作人格權。詼諧仿作 本文試從著作權法之立法本質,探究詼諧仿作詼諧仿作 貳、著作權法之立法本質 自人類有創作以來,大部分期間,所有創作均為公有共享之「公共所有」狀態。創作透過其所附著之真跡,以有體物交易之銀貨兩訖,物權法律規範下之所有權移轉,已足以使創作者自其創作獲得適當之對價,至於創作者因其創作所應獲得之美譽,早已透過其創作內容之口耳相傳,自動地於文化藝術領域中獲得應有定位,無待法律特別明文保護。 印刷術之發展,使著作得以經由製版印刷,被快速重製於其他有體物上,並進一步廣為流傳。此一利用結果,於創作所附著之真跡以外,另外增殖出許多利益,甚至遠超過真跡有體物之物權經濟價值,並因其可持續無窮盡之重製,難以精確預知其實際經濟價值。此一新增殖之重大經濟利益,若未於既有物權法律之外,進行利益重新分配,對於創作者極其不公平,乃有「版權」或copyright制度之建置。隨著科技不斷之演進,著作之利用已不再僅限於製版印刷,更擴及於各種無形體之利用,法律用語上,「版權」一詞為「著作權」所取代,而copyright一詞之涵義,亦早已不再僅限於right of copy而已。 著作權法制究竟要給予著作人多少保護,首先,以「觀念/表達」二元論進行最根本之釐清,使著作權僅保護著作人所完成之「表達」,而不及於「表達」所涵攝或傳達之「觀念」,避免著作人壟斷其著作所傳達之「觀念」,阻礙知識傳播或資訊流通。 其次,著作權法並以著作權保護期間,針對著作人之創作內容,於著作人之專有權之私權保護及公眾自由利用之公益保護,進行時間上之切割,以確保專有權與「公共所有」之適當均衡。 第三,著作權法制再透過「強制授權(compulsory licence)」及「合理使用(fair use)」,對於著作權之權限進一步加以限制。著作人因創作而依著作權法所自動享有之著作權,於實務之執行上可區分為「著作利用控制權」及「著作利用利益分配權」。強制授權制度弱化或剝奪著作人之「著作利用控制權」,但仍保障其「著作利用利益分配權」,著作權人或被規範於無法與利用人達成授權合意時,乃由公權力介入授權,或根本無待雙方協議,公權力就介入授權,著作權人僅能支領使用報酬;合理使用則同時剝奪著作人之「著作利用控制權」及「著作利用利益分配權」,著作權人不僅不得反對利用人之利用,並且無從取得使用報酬。 最後,關於未經授權而利用他人著作,如其既不符合強制授權規定,又無合理使用之理由,確屬於侵害著作權之行為,其法律效果如何,亦為著作權法制設計之重要思考。其究係僅課以民事責任,抑或併科以刑事處罰,以有效遏止侵害,有其不同之政策思考。著作之散布涉及知識學習及資訊傳播,不全然與有體物之所有權移轉相等,將侵害著作權等同於物權之侵害,絕非正確之立法政策。關於侵害著作權之刑事責任,國際普遍認同之標準,以世界貿易組織條約附錄「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簡稱WTO/TRIPS)」第61條前段為依據,該條文規定:「會員至少應對具有商業規模而故意仿冒商標或侵害著作權之案件,訂定刑事程序及罰則。救濟措施應包括足可產生嚇阻作用之徒刑及(或)罰金,並應和同等程度之其他刑事案件之量刑一致。」依此規定,僅對於具有商業規模而故意侵害著作權之案件要求應科以刑責,至於刑度如何或是否採告訴或非告訴乃論之罪,則任由各國自行決定,而不具商業規模之侵害,若未科以刑責亦不違反公約義務。對於未具商業規模之侵害著作權行為,不科以刑事處罰,即使民事救濟可能無濟於事,其真正目的在促使著作權人以簡易、合理、方便之更有效率商業模式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