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体关系理论的奠基者课件.ppt
客体关系理论的奠基者----M.Klein 武汉中德心理医院----曾奇峰 ...feelings of love and gratitude arise directly and spontaneously in the baby in response to the love and care of his mother. The power of love - which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forces which tend to preserve life - is there in the baby as well as the destructive impulses, and finds its first fundamental expression in the babys attachment to his mothers breast, which develops into love for her as a person. My psycho-analytic work has convinced me that when in the babys mind the conflicts between love and hate arise, and the fears of losing the loved one become active, a very important step is made in development. These feelings of guilt and distress now enter as a new element into the emotion of love. They become an inherent part of love, and influence it profoundly both in quality and quantity. (from Love, Hate, and Reparation) 作为对母亲的爱和关照的回应,婴儿直接而自然地产生了爱和感激之情。爱的能量—它是保护生命的力量的表象—存在于婴儿的心中,破坏性的冲动也是如此。在与母亲乳房的依附(关系)中,爱的能量发现了它的第一次重要的表达,并发展成对母亲整个人的爱。我的精神分析工作向我证明,当婴儿心中爱与恨的冲突升起的时候,丧失所爱的人的恐惧就被激活了,成长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就完成了。这些内疚和痛苦的情感此时便作为一种新的元素,加入到了爱的情感之中。它们变成了爱的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并且深深地影响着爱的数量和质量。 一、生 平(1882-1960) 出生于维也纳 结婚并生了三个孩子以后开始儿童精神分析 与安娜 弗洛伊德齐名 1910年移居布达佩斯 1912年接受S.Ferenczi 的精神分析训练 1921年迁居柏林,从事精神分析工作 1924年至1925年K.Abraham 成为其分析师 1926年移居伦敦,直至1960年去世 客体关系理论的出现,完全地受到了克莱因的工作的深刻影响。克莱因致力于通过她对儿童的观察和临床工作,阐释和扩展弗洛伊德的最初的理论,的确,克莱因的工作作为整体是弗洛伊德的工作的延伸,但通过她的独一无二的解释的观点使其成为了弗洛伊德最初的观点的变革性产物。克莱因也深深地受到了她的分析师弗伦茨的影响。确实,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著作,克莱因的观点的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许多正统的弗洛伊德主义者排斥她的理论—这一冲突极好地反映在克莱因的“伦敦学派”和维也纳学派的分裂上,后者极其紧密地与安娜 弗洛伊德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克莱因和安娜 弗洛伊德最初的派别的划分,导致了这一深刻而持久的“分裂”,这包括在对儿童的治疗上的观点的分歧。克莱因使用游戏治疗,并且使用非常接近于对成人使用的解释技术。安娜 弗洛伊德,从另一方面,坚持认为儿童的自我还没有发展到足够做经典(精神)分析的程度,取而代之的是,她提倡针对儿童工作的分析师应该更多地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激烈的辩论发生在二战中的英国—英国精神分析协会内—这在精神分析团体中导致了目前仍然很明显的影响深远的分裂。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大部分美国的精神分析师更接近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轻视克莱因和其后的客体关系理论,与此相对,克莱因学派的传统一般地也妖魔化自我心理学运动。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这种分裂已经开始被修复。 二、客体关系理论要点 客体关系理论学者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来自“对客体的寻找”(object seeking”,亦即人际关系的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说的“对快乐的寻求”。 像其他重要的精神分析术语一样,“客体”这个词汇也来自弗洛伊德。他可以被称为客体关系理论之父。 弗洛伊德是从本能的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宗教改革2课课件.ppt
- 宗教改革复习课件.ppt
- 宗教改革背景课件.ppt
- 宗教改革运动简化课件.ppt
- 宗教旅游课件.ppt
- 宗教档案课件.ppt
- 宗教活动课件.ppt
- 宗教的功能+2课件.ppt
- 宗教的概念课件.ppt
- 宗教艺术课件.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