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生的活实践观再探.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心理发展生的活实践观再探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活实践观再探_华夏心理 2012-10-18 腾讯空间 人人网 开心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空间 推荐给朋友 举报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又是怎样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它们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各自所处的地位又是如何?这些都是心理学和教育学共同关心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许多权威的教科书深受二项格式论的影响,把儿童心理发展的成因简单地归结为遗传和环境(包括教育),或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有的则把生理发育的成因与心理发展的成因混为一谈。很明显,在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进一步深入探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对于教育改革还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成因只能蕴藏于儿童的实际生活过程中 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我们探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所要坚持的根本的理论前提。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或心理。儿童的实际生活过程即是一种社会存在,一种客观现实,属于第一性的东西;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儿童真实的生活过程的反映,属于第二性的东西;儿童真实的生活过程决定着并推动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成因只能蕴藏于儿童的实际生活过程之中,而不是在他们的生活过程之外。 儿童的实际生活过程应是一个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的综合一体化组织,它是由“主体——活动——客体”三项格式构成的平衡化的反馈环路系统。关于个体自身发展的三项格式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作过卓越的阐述:“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1〕当然,在这个控制论意义上的辩证统一的反馈环路系统中,由主体的积极活动所引起的客体变化,更具有独特的重大意义,诚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2〕马克思也强调过:“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这是因为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于主体活动结果的返回传导,主体变革客体的活动方式会逐步适合于客体的特征和变化,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动态的平衡化过程。儿童心理作为机能性的东西,就是随着对活动方式调节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在目前使用的大量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教科书中,多是把环境(包括教育)视为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不是表述为儿童的社会存在或实际生活过程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上起决定作用。前苏联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列昂捷夫曾严肃地指出这其间的原则性的区别:“从对心理的决定这一问题的观点来看,这两种选择可以这样来表达:要么我们站在这样的立场上,认为意识决定于周围的事物、现象;要么站在另一种立场上,确信意识决定于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定义,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4〕在这里列昂捷夫所说的两种选择,一种是以二项格式为基础的选择,行为主义的S→R公式是其典型的代表,这是一种机械的直线因果论观点;另一种是以三项格式作为基础的选择,这是一种以主体活动为中介物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论的观点。显然,上述的这两种理论立场是无法调和的。然而,令人吃惊的是,“环境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一类表述,在自诩为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教科书中流传时间竟达半个世纪以上,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深刻反思。我们目前仍然面临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建设的紧迫任务。 儿童心理是在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发展的,这是我们探索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的逻辑出发点。恩格斯说过:“自然科学证实了黑格尔曾经说过的话: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它背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了。”〔5〕主体的外部或内部的活动,构成了整体性的动作格式系统,这个系统是主客体之间实行自动调节的转换体系。主客体是同时构成了活动结构的两极,并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相互作用的因果链。从系统控制的反馈原理出发,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反馈环路中的信息流,滋育着儿童心理的成长。个体生活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流是无法任意截断的,赫伯(D.Hebb)曾在50年代作过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就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个实验中,被试与外界环境尽可能严格地隔离,并静躺床上,活动降到最低限度。结果被试难以长时间地忍受,并产生幻觉来补偿被阻断了的信息流。实验刚结束时,被试的各种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