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一二课时答案.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读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 统一性 第一课时 视频 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载物台 压片夹 反光镜 镜座 镜柱 镜臂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物镜 一、结构 通光孔 二、使用方法 1、取镜与安放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位置。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低倍镜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相缓缓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4、高倍镜观察 (1)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位移到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3)调亮视野;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5、复原 观察完毕,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三、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问题 1、放大倍数问题 放大倍数 = 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注:放大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边长),而不是面积或体积,圆形物体放大的是直径。 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物镜 目镜 例: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蛙的上皮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A、a B、b C、c D、d 载玻片 物镜 a 载玻片 物镜 b 载玻片 物镜 c 载玻片 物镜 d D 3、视野大小、明暗问题 低倍镜下:物象小,数目多,视野大,视野亮; 高倍镜下:物象大,数目少,视野小,视野暗。 4、成像 为倒立的像,上下左右均颠倒,即旋转180度。 例:若将“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 q 5、物象移动与实物的关系: 同向原则。 例: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欲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A 6、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若视野中只有一行相连的细胞,则细胞数量的变化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若视野中充满了细胞,则细胞数量的变化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例:当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看到一行相连的细胞共64个,则换成40×物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为( )个? D A、2 个 B、4个 C、8个 D、16个 例:当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64个细胞所充满,若目镜不变,物镜转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以观察到的细胞数为( )个? A、2 个 B、4个 C、8个 D、16个 B 二、细胞学说(施莱登和施旺) 1、内容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 2、意义 3、建立过程 未考虑非细胞生命繁殖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858 魏尔肖 未上升到理论 观察到细胞分裂 耐格里 未搞清细胞来源的过程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 18世纪 施旺 未与动物界联系 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18世纪 施莱登 未用细胞来描述 用显微镜观察了微细结构 马尔比基 未上升到理论 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精子等活细胞 17世纪 列文虎克 观察的是死细胞 用显微镜发现命名细胞 1665 罗伯特虎克 未深入到细胞水平 从器官,组织水平研究生命 维萨里,比夏 不足 贡献 时间 科学家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4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