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3章-零售顾客行为分析概要
第三章 零售顾客行为分析
小案例:
历数超市“十大过”
发布时间:2003-9-8 09:50
去是要去的,恨是也恨的。
昨天,市民代表与各位老总面对面—— 历数超市“十大过”
上海人已经离不开超市了。从去年上海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看,2035亿元收入里有31%来自以华联、联华和农工商为代表的连锁企业。那么,顾客盈门真的等于让人放心满意了吗?昨天下午,市质量技监局做起了“老娘舅”,请来市民代表和超市老总面对面。消费者对超市的既爱又恨说明:要真正体现服务百姓、方便百姓,超市还要继续下苦功。
问题一:危机处理“捣浆糊”
顾客不满质量要退货——超市日常难免遇到,但遇到危机多数超市还是漫不经心。浦东新区法制办的公职律师裴蓁说,面对不少消费者的维权行动,超市要么要求“私了”,要么嘴上说“尽快解决”,实际却抵赖推托或不理不睬。而根据法律,消费者是有权选择找厂家还是找商家解决问题的。
问题二:劣货并未“死光光”
吴雪华平时既是“马大嫂”,又是董家渡街道苗江居委会书记,她代表邻里们说了不少意见。尽管超市无假货,但发了霉的炒货、过了期的鲜肉,或堂而皇之继续上柜、或欺瞒遮掩重贴标签。她建议超市:对炒货应该经常挑拣,对鲜货能否像面包晚点打折那样尽快卖完;裴蓁也插话说:跟踪管理能否跟踪到过期产品被销毁阶段?
问题三:“买一送一”有猫腻
“买一送一”自然是让普通老百姓心动的管用促销法。但吴雪华说,不少搭售的商品保质期标得模糊难找,这不禁叫人心里打了折。
问题四:价格标签“障眼法”
原价、促销价、让利价,价格标签的说法现在是五花八门,但忽上忽下的贴法却是害人。联合利华内部审计曹海平说,有时候明明看好了标价拿货,但到收银台上一扫描发现价格大相径庭。
问题五:冷藏链条不成链
生鲜生鲜,买得就是新鲜。但不少该放零度以下的大罐牛奶居然摆在冷藏柜外面卖。《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副主任范林根提醒,促销品也不能亏待。
问题六:摆货摆到无路走
寸土寸金的现实让不少超市搞起了看似时髦的“零仓库”经营。吴雪华就批评说,“零仓库”不能造成“零通路”,摆货摆到顾客无路可走,最后损失的还是超市的客流。
问题七:超市保安“盯梢”烦
前段时间为本报“夏令热线”奔忙的上海市民巡访团团长杨存义,昨天也继续担当“啄木鸟”,他讲了件真事:有位老人拿了件小孩衣服忘记付帐就出了超市,结果保安一路尾随入其家门后罚他1000元——超市保安有没有这个权力呢?南洋中学的杨杰老师也说,虽然明明没做亏心事,可保安的盯梢战术每次都弄得人很不舒服。
问题八:“欢迎谢谢”冷冰冰
“谢谢光临!”“欢迎再次光临!”——这几句贴心话却成了窝心话。上海纺织控股集团的吕雯俊是个年轻白领,她喜欢去超市可不喜欢去收银台,因为营业员只顾目无表情狂扫条形码,也不抬头看着顾客眼睛道谢。
问题九:上班太晚下班早
尽管24小时便利店越来越多,但工薪阶层更爱价钱便宜的超市。吴雪华说,工薪族起早贪黑,但超市一般都要早上9点才开门。裴蓁也说,本来规定晚上9点下班的,超市不该8时40分就开始熄灯赶人。
问题十:光线灰暗让人闷
“为什么上海的超市都是灰蒙蒙的?”刚来上海5个月的香港人梁永龙百思不得其解,他表示,超市的店堂敞亮无疑更能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而走南闯北的女老板方如意觉得,超市里如果能设立儿童乐园、休息中心的话,可以让消费者体会到一种人性化的关怀。
零售面对的消费者会有各种情况;
每一个个别点或面上,对消费者也不一样;
请理解特殊极端情况和一般情况、大概率事件等的区别
主要内容
导言
消费者特征和需要
消费者决策过程
阅读案例+参考书
一、导言
一家零售商设计和实施一个可行性战略的能力,取决于公司如何选择、识别和理解它的顾客。
今天的许多零售商对消费者有一个总体感觉,但它们可能仍然没能真正了解消费者。
它们使消费者在大多的选择面前不知所措了,这的确是太令人迷惑了。
大部分的零售商需要有选择地回避某些类型的商品,我们需要提供那些人们想买而产品所有者想卖的产品,这便是信息。
零售商们需要利用信息帮助决策,应该给顾客提供什么,如何提供,以及如何评价顾客,这也是最重要的。
小案例:
长期以来,零售商们习惯在人们进门时根据自己的眼光去评判他们。顾客们通过衣着、谈吐、举止习惯显示了自己。但是对一些零售商来说,仅仅凭直觉就能正确判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由于消费者的个性越来越强,你不能再凭第一印象就把他们归为某一类型,如今你需要用一种更加系统的方式了解你的顾客。
在1800年,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只能接触到不足300种的商品,他或她的家乡只有一家零售店(乡村小店),商店的面积约500平方英尺,相比之下,如今一个生活在百万人口的城市中的普通美国人,能够接触到100多万种商品,几千个商场,销售面积近2000万平方英尺。
目标市场(target market)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