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罗源二中02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处工作计划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8《小镇的早晨》教案2 浙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在指定的词语中正确使用“的”“得”“地” 2.会用“价廉物美”、“吸引”各写一个句子;能给句子加上顿号,并能说出顿号的作用。 能力目标:能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1、2自然段。 情感目标: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教学重点:能用看课题推想课文的方法阅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能给指定的词语正确使用“的”、“得”、“地”。 2.背诵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 1.揭题,齐读课题。 2.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你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师归纳问题: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特点?
二、初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特点?划出三个概括小镇早晨特点的句子。完成练习题一。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完成练习题二。 3.不懂的地方打“?”。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新词。 2.把你认为最难写的字书空一遍。 3.检查练习题。
四、讨论学习1、2自然段。 (一)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讨论解决。 着重理解“惊醒”和“唤醒”的意思。完成练习题三。 3.朗读训练。自由试读→说说怎么读→个别读→齐读。 4.引背。 (二)第2自然段。 过渡语:被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小镇早晨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打投影)师用饱满深情的语言描述小镇恬静的情景。 1.观赏小镇早晨的迷人风光,谈感受。 2.根据学生发言,品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话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2)回忆阅读总分段式方法(投影:①先找出哪一句话是总起句,主要讲什么。②是从哪个方面作具体说明的?),自学。 (3)交流讨论: a.在自学过程中你读懂了哪些问题? b.在自学过程中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c.你认为哪些词句值得与大家共同品味。 在学生品析朗读中相机引导,重点理解。 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一些油光发亮的乌篷船翘起尖尖的船头,显得格外醒目。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座落在小镇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准备背诵。 (5)师生合作,一边再次观赏小镇早晨恬静的风光,一边介绍。
五、小结。 1、学生小结学法。 2、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下节课,我们还将用同样的阅读方法继续学习课文,领略小镇早晨热闹、紧张的情景。
六、作业。 抄写生字各两遍。板书设计: 小镇的早晨
附送: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8《小镇的早晨》教案3 浙教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了解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景象,以及小镇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能力目标:继续学习用重点句概括段的主要内容。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新词。背诵第2段。
教学重点:用重点句概括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
教学时间:3课时。
板书设计:
安静
小镇的早晨 { 热闹 多美啊
忙碌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去过江南水乡吗?一定想欣赏江南水乡的美景吧?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那里看一看。
二、范读课文,指导预习。
要求:1.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查字典,理解字意和词义。
3.读课文,想想小镇的早晨有什么特点?
三、分组预习,提出问题,边读边议。
四、检查效果,重点指导。
1.强调“漾”,“暇”的字形和“朴”,“着”的读音。
2.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带着问题读课文。
六、默写字词。
七、布置作业:
1.抄写并听写字词。
2.熟读课文,继续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讲读课文,概括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板书课题。
提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