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业化诉前调惠解及于民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课雅鲁藏布大峡谷预
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 型
新授
课题
《2、雅鲁藏布大峡谷》
学 科
语文
主备人
审核
教研组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单元目标
课标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本组课文从观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本组课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位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体会意境,想象画面,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
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奇异的景观。
学法指导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读、思、议、说相结合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一、我会学
1、我来收集青藏高原的相关资料。
2、我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我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还能找到课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会学生字:我在课文中划记下列生字、词语,并正确读读记记:
山崩地裂 不容置疑 神秘莫测 神来之笔
千姿百态 人迹罕至 应接不暇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滔滔江水 郁郁苍苍 恍恍惚惚
温馨提示 (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你推荐优美词语(说说词语意思,用词语说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我在书上圈画出来。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把它读给小伙伴听,并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吧!
二、我会问。
我没弄明白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会做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到过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吗?你对青藏高原有哪些了解?请你向大家介绍。
今天我们就随作者一起来到青藏高原来欣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观。
二、合作展示
5.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是采用列举具体、准确数字的方法来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6、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含有“从……到……”的句子多读几遍,感受大峡谷中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的范围之广,形态之多样;引导学生想象大峡谷是怎样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还可以相机理解“千姿百态”“人迹罕至”等词语。
拓展实践:放一段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风光录像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学生多方面质疑、谈收获。
三、自测评估:
1、巩固、反馈练习
2、互评学习效果
教学后记:
附送: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3《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教案 鄂教版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会认10 个字。注意多音字“挣”“喝”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4、学习运用通过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导入:
1.出示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齐读课题。
3、你知道课题的意思吗?(“崛起”:“兴起”。为了振兴中华读书)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12岁那年周恩来在沈阳读书。在一次校长的课上,校长问大家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这样回答的。)
5、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个填空,你会填吗?(出示)
周恩来不是为(明理)而读书,不是为(做官)而读书,不是为(父母)而读书,也不是为(挣钱)而读书。他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6、当时的周恩来响亮而坚定地回答:(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时的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回答:(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7、(过渡)是啊,周恩来不为自身的目的,而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回答博得校长大声喝彩:(引生读)“有志者——当效周生啊!”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有这样的胸怀与抱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十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ZT 0142-2010 航空磁测技术规范.pdf VIP
- 高三读后续写题库练习题55篇(含范文解析).pdf VIP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pdf
- 中国漆包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周髀算经.doc VIP
- 自然拼读 phonics kids book3双字母组合发音.pdf
- 课题申报参考:大数据赋能下高职学生画像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路径研究.docx VIP
- 2024年职业技能测试题库500道及答案(全国通用).docx
- 医疗器械内勤工作总结.pptx VIP
- 课题申报参考:高质量充分就业背景下坚毅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实验、追踪及干预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