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业的交通事律故师才是胜诉的保障专业的交通事律故师才是胜诉的保障专业的交通事律故师才是胜诉的保障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6 站起来教案 湘教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感受男孩的男子汉气概。
4.学习男孩在失败面前一次次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男孩在失败面前一次次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课时测评》学生用书。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读、悟、议、演结合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困难,也会摔许多跤,跌倒在地,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站起来)你会站起来接着往前走。如果在学习中,你遇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你会站起来吗?(会)对,站起来,重新开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站起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词典解决。2.标出全文中共有几个自然段。三.检查初读情况1.多媒体出示生字,请学生读生字,纠正字音。2.强调易写错的字。“练”字的右边是“东”。“概”字的右边是“既”。“惧”字的右边“具”中是三横。3.理解词语。
苦恼:痛苦烦恼。毫无惧色:没有一点害怕、恐惧的样子。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四.细读课文1.再读课文,讲讲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第1 、2 自然段):父亲认为男孩没有男子汉气概,请教练进行训练。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父亲看男孩比赛过程。五.质疑问题1.在小组内交流你读憧了什么?还有哪些小懂的?2.全班同学交流解决的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期读课丈,理解课文内容。2.体会男孩在失败中一次次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生字。
2.指名读出生字。
二.自读课文,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1.课件出示下列问题:
(1)孩子在与巨人摔跤时是怎样的表现?
(2)父亲看到孩子的表现时,开始是怎样想得?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3)父亲后来是怎样想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学生带着疑问,用自己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书上画出相关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说一说: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段意:父亲为了让孩子有男子气概,请教练为他训练孩子。
四.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3、4自然段。(这一段描写男孩比赛时的神态、动作非常细致,你能找出来吗?)
2.引导学生弄懂问题(1)
孩子的表现,写出了男孩面对强大的对手镇定自若的神情。
提问:哪句话描写出了男孩的镇定自若?“毫无惧色”
3.反复朗读孩子与人摔跤时的表现,并想想自己有什么感受?
4.引导学生弄懂问题(2)
看到男孩在比赛中摔倒后,又摔倒了,父亲感到羞愧死了。
五.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
1.带着问题(3)引导学生齐读第5、6自然段
2.指出:看到男孩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站起来,父亲一个劲儿地为他叫好、助威。
3.指名读“这时男孩奇迹般站起来……来来回回一共16次”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一次又一次倒下去,一次又一次站起来,体会男孩的精神)
4.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
(1)读出赞许的语气。
(2)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六.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
七.总结全文
1.最后齐读,课题三次,一次比一次响亮。
2.小结:
同学们,失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站起来,学学男孩的勇气和毅力,让我们在失败后勇敢地站起来!
【板书设计】
16 站起来
倒下去 站起来
真正的男子汉气概 来来回回16次
站起来 倒下去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结合教学重点,即:结合重点句概括中心。不但注重指导朗读,而且还教给了学生“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体现了新大纲“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位”的思想,一篇课文学后,使学生留住了语言、留住了形象、留住了情感。
附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福建省部分(六市)地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六市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福建省部分(六市)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六市一模)数学.docx VIP
- 2024年智慧旅游服务普及率大幅提升.pptx
-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pdf
- 2024新修订《公司法》重点学习.pptx
- 数学丨重庆市主城五区一诊高2025届高三1月暨学业质量调研抽测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同等学力硕士全国统考心理学--普心考点精要.pdf VIP
- 同等学力硕士全统考心理学必看资料-发心教心社心考点精要增强版.doc VIP
- 徐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pdf
- 水果验收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