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注老年性耳聋 保护好剩余听力.doc
关注老年性耳聋 保护好剩余听力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退休已6年多的李大伯,由于做事实诚、性格开朗、经验丰富、乐于助人,不仅有许多同龄朋友,而且还有不少年轻人愿意与他交往。但是最近,家人突然发现他和别人说话老是爱打岔,有时人家说东他则讲西,常常闹出很多的笑话来。李大伯在看电视时经常把声音开得很大,别人都觉得有点受不了了,他却说刚刚正好。女儿知道这种情况后,急忙送李大伯上医院做耳科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双耳患有老年性耳聋,并且双耳听力损失已达到了中度,医生建议他尽早佩戴助听器,以利保护好剩余听力。
何谓老年性耳聋
所谓老年性耳聋,是指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听力减退、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临床上以老年人双耳先后或同时发生耳聋,并呈缓慢进行性的听力下降,或伴有耳鸣为主要特点。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生率的升高,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
虽然耳聋不是什么危险的大病,也不会直接对生命造成明显的影响,但是听力障碍却会严重妨碍老年人的正常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质量,并给安度晚年与享受天伦之乐带来极大的干扰,甚至使他(她)们感到自卑、孤独和抑郁而危害身心健康。
60岁以上老人三分之一听力下降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听力障碍是60岁以上老人自述的第三大健康问题(30%),仅排在关节炎(47%)和高血压(39%)之后。老年人听力下降主要是因为耳内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毛细胞出现了老年性退化而非其他原因所致。其实,人类的听觉毛细胞从18岁就开始出现缓慢的退行性变化,只不过退化的程度非常微小不被人所察觉。但是,到了55岁以后,就可以逐渐感觉到听力不如年轻的时候好;到了60岁以后,三分之一的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到了80岁以后,约有一半的老年人会出现中度或重度耳聋。
老年性耳聋的早期表现
老年性耳聋的早期表现常见的有以下几点:1.习惯将头转向讲话者一侧,同时身体向前倾,为了能够听清别人的讲话; 2.经常听错别人所说的话,或经常要求别人重复刚说过的话; 3.听得见声音,但是却听不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是什么,尤其在嘈杂的环境中; 4.经常将电视音量开得过大,常将旁人吵得心情郁闷; 5.人家跟他(她)说话,不是没有反应就是答非所问,且平时的说话嗓门越来越大;6.常有听觉重振现象,即患者有“别人说话低声时听不到,但大声时又觉得太吵”的感觉; 7.与人交谈,不时发出“啊啊”的声音,易引起别人的误会; 8.对手机铃声、电话、门铃的听力下降,等等。
此外,部分老年性耳聋患者伴有蝉叫样耳鸣,开始时为间歇性,在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逐渐变为持续性,白天也可听见。耳鸣常始于30~40岁,其出现率随年龄而渐增,60~70岁时达到顶点,此后即迅速下降。多数伴有耳鸣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耳鸣感到“习惯”,以后耳鸣可以自动消失。
血脂高会加速听力下降
老年性耳聋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有调查资料显示,在伴有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中,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高血脂之所以会促进老年耳聋,是因为血液中过多的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久之就会引起血管壁增厚、血管腔变窄,造成供血、供氧不足。特别是听觉器官的血供仅靠一支终末血管,没有侧支循环。一旦内耳的血管狭窄或阻塞,由于无旁路来替代供血供氧,听觉细胞就很容易因血供不足而缺氧、变性甚至坏死,耳鸣和听力下降自然也就发生了。其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也与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再者,反复化脓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及鼓室硬化等同样会使听力损伤,加速老年人耳聋的出现;一些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阿司匹林等,对听觉神经细胞有一定毒性作用,尤其是老年人解毒排毒能力弱,应用这些药物易造成内耳中毒而使听力受损害。此外,长期接触强声、噪声,使听觉器官功能经常处在兴奋紧张状态,引起听觉神经细胞僵化萎缩、听力下降,也会使老年性耳聋提前发生。
出现症状要尽早就医
虽然老年性耳聋是自然规律在人体老化过程中的一种表现,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以保护残余听力,特别是早期预防可以延缓听觉系统衰老的进程,减慢听力减退的速度。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现上述早期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老年性耳聋的预防
老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光爆锚喷技术在岩巷掘进中的应用.doc
- 克拉霉素联合硝呋太尔栓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疗效观察.doc
- 克鲁伊夫启示录.doc
- 克鲁伊夫的足球人生(上).doc
- 免气腹与传统气腹腹腔镜在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doc
- 免疫三氧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观察.doc
- 免疫便潜血试验对临床诊断结直肠疾病的重要意义.doc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头颈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doc
- 党中勤教授行气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doc
- 党参对人体各系统作用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doc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