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5.1飞夺泸定桥教案3北师大版.doc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5.1飞夺泸定桥教案3北师大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秋节国庆节动活促销方案案中秋节国庆节动活促销方案案中秋节国庆节动活促销方案案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5.1飞夺泸定桥教案3北师大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清理文章条理。 3.学习课文相关语段,体会泸定桥的难和险。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质疑导读 1.教师: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成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飞夺泸定桥》。(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读题目。(强调“飞夺”) 3.指导学生针对题目质疑,教师归纳。 (1)泸定桥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 (3)怎样飞夺泸定桥?结果怎样? (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进行质疑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本文探究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导读:现在,情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可谓。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利用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关键、 心惊胆寒 震耳欲聋 千钧一发 奋不顾身 激烈 搏斗 诡计 击溃 索性 狼狈 水流湍急 浩浩荡荡 (3)画出直接描写泸定桥的语句。 (4)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5)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学生自渎课文。 三、集体反馈,理清条理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再全班读,教师强调部分省字的读音和书写的要点。 2.指名反馈: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3.教师:再读课文,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五个部分。 4.集体反馈。 第一部分(第1段):简要的介绍事情的起因:红军北上抗日必须渡过大渡河;只有“夺取”唯一通道泸定桥才可以通过。 第二部分(第2段):写敌人妄想把我军消灭在桥头。红四团接受命令,要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第三部分(第3~5段):写红四团飞速前进,先于敌人赶到泸定桥。 第四部分(第6~8段):写红军战士英勇战斗,夺下泸定桥。 第五部分(第9段):红军主力渡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5.组织学生给每个部分加个简短的小标题。 6、指名反馈,集体讨论。 必须夺桥→接到命令→奔赴天险→英勇夺桥→顺渡天险 四、品读语句,体会夺桥之难 1.教师出示挂图,导读:同学们,红军要夺的是一座怎么样的桥呢?请同学读一读文中描写泸定桥的语句。 2.学生读,教师出示语句。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几米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梁,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调了,只剩下铁链。” 3.全班一起读这些语句。 4.指名说出自己的读后感受。 这是一座__的桥。(可怕、危险、恐怖) 5.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感受。(重点引导学生说说读了加点语句后的感受) 6.指导学生读出泸定桥的危险和可怕。 7.教师小结:这就是红军要夺下的泸定桥,看来,要多下这座桥不仅困难重重,还很危险,一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危险。再读读课文,找找看,文中的哪些语句还让你感受到了夺桥的危险和艰难? 8.学生反馈,教师引导感悟, 9.教师小结:同学们,泸定桥本身就很凶险,加上桥下的天险大渡河、两岸的高山峻岭以及敌人的防备,要夺下泸定桥是多么的危险和困难。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夺下泸定桥呢? 10.指名反馈。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11.教师小结:同学们,大渡河安顺场原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北渡失败之处,地势险要,两侧高山,中间河谷,无回旋余地,四川军阀曾扬言红军将重蹈石达开的覆辙。 (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让学生在集体的交流,反馈以及教师的点拨引导中,品读相关语句,体会夺桥的艰难和危险,突出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那么,我们红军战士是如何与敌人斗智斗勇,顺利渡过大渡河,继续北上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篇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