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姐姐惠若琪.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冠军姐姐惠若琪.doc

冠军姐姐惠若琪   “中国队赢了!”惠若璇大叫着,下意识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8月21日11时01分。这是惠若琪所在的中国女排锁定胜局、时隔12年重登奥运之巅的时间。   电视机里正放着惠若琪抱着队友徐云丽放声痛哭的画面,15岁的小姑娘忍不住也红了眼睛。惠若琪三个字,不只是姐姐的名字,还代表了荣誉、梦想、病痛和坚持。   为排球而生的人   惠家两个女儿里,只有大女儿惠若琪继承了父母的排球基因。   爸爸惠飞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是校排球队主力,妈妈许雪媛也是辽宁师范大学校排球队队员。两人在全国七省市大学生排球邀请赛上相识相爱,1991年,惠若琪出生。   父母没想过让女儿继承自己的爱好,但8年后,因父亲工作调动,全家搬到南京,惠若琪的身高优势在江南水乡变得尤其明显:一次做课间操时,南京29中的排球老师来赤壁路小学参观,一眼就看到了她――比男生都足足高出一个头!   “你愿意参加我们学校排球队的小队员集训班吗?”老师问惠若琪。家里有不少爸爸妈妈当年的排球照片,小姑娘对这项运动不陌生,兴高采烈地同意了。但接触排球不到一个月,校排球队突然宣布解散,集训班也取消。惠若琪有点不开心,她告诉妈妈:“我喜欢排球,还想练。”   打排球也能锻炼身体,想到这,父母同意她去老师推荐的南京中山东路体校继续学球。但在这里学排球的,都是练了两三年、一次垫球都能垫三五百个的老队员,没人愿意和一点基础都没有的惠若琪搭档。渐渐的,她被孤立成了独自练习、满场追球的“捡球员”。   抢走父母注意力的孩子   即便这样,惠若琪仍不想放弃排球,而为了能继续练球,她首先还要保证成绩不掉队。如何做到学习与兴趣两不误?   惠若琪没缺过一堂课,有时生病了,她还会隐瞒病情,就怕家里人以此为由不让自己去体校;为了快速提高球技,别人练习蛙跳只需跳10圈,她会给自己加到30圈;发现定目标能让人斗志满满,就偷偷从周围人里给自己找“对手”。后来,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打球棒的,都有点怕自己成为惠若琪的下一个目标:被人超过的感觉总是不太好。   小学时是“别人家的孩子”,但进入中学后,繁重的课业让训练量颇大的惠若琪很不适应,第一次摸底考,她竟然成了实验班的倒数第一。这让她又开始担心起妈妈的反对态度,于是每次下课后都会找老师拷贝课件,然后把装满了课件和作业的U盘随身携带,这样无论到哪里,只要有电脑都能继续学习、做作业。   这样努力的惠若琪,终于在学习和排球领域都获得了好成绩,偏偏在家里遇到了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2001年,妹妹蕙若璇出生了,对这个夺走了父母注意力的家庭新成员,惠若琪起初一点都不喜欢。   两姐妹性格相反,姐姐活泼,妹妹安静,于是妈妈总要求外向的姐姐让着妹妹,姐妹俩发生矛盾,大人们也下意识会偏着内向的妹妹。这让惠若琪很不开心:凭什么妹妹想玩我的玩具、书本,我就要给她?为什么总认为我在欺负妹妹?   为了争夺父母的注意力,她用更刻苦的努力、更优秀的成绩来证明“我才是最棒的”。这一招确实有效,当妹妹渐渐长大,姐姐的优秀成了她最大的压力。   惠若璇6岁时,也进了同一所小学。虽然姐姐已经毕业好几年了,学校老师还是总喜欢把惠若琪的故事作为励志实例讲给学弟学妹听,连妈妈有时也会用姐姐的故事来激励她“好好学习、坚持不懈”。   惠若璇记得最清楚的故事,是某次南京下大暴雨,放学后孩子们都急着回家,唯独姐姐坚持要妈妈把她送到体校去。“今天不会有人去练球了,咱们也不去了。”妈妈说。但她坚持认为“教练一定在”。拗不过姐姐,她们最终去了体校,然后发现那天真的没有其他孩子来练球,但教练也真的在,而且他愿意给惠若琪上一堂一对一的训练课。   这样的故事太多,让内向的惠若璇一度也把姐姐当做自己的终极目标:她没有姐姐开朗活泼的性格,也没继承到父母的运动神经,所以在比姐姐更优秀之前,她绝不会让人知道自己是惠若琪的妹妹。   我也给你签个名   妹妹刚下决心,惠若琪却向家里人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要去江苏省队当专业运动员。”   这个决定一下就扭转了姐妹俩的关系。再怎么吵闹,血缘亲情里的眷恋不会少。姐姐不在家,家里突然安静了许多,曾经嫌弃姐姐吵闹的惠若璇,突然觉得寂寞了。   姐妹俩的空间距离,一年年被拉得更远。2006-2007赛季女排联赛上,惠若琪以高命中率占据扣球榜第一的位置,被当时的中国女排总教练陈忠和相中,披上了国家队的战袍。   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才能回家两三天,惠若琪发现,每次回家后妹妹变得特别黏自己。   那几天,妹妹总会要求“和姐姐一起睡”,然后带上自己最喜欢的毛绒玩具、漫画书与姐姐分享;再大点,两人还会一起看各类搞笑综艺节目,一起笑得前俯后仰。   “我姐姐是惠若琪。”这句话在惠若璇心里盘旋了好几年,终于在2011年跳脱出来。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