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我校考研况情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校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
程泽宇
理学院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12级1班 学号1890120105
指导教师 李伟
前言:考研热成为当代社会的最热门词汇之一,据有关人士的一项校园时尚问题调查,总结现在大学校园里最热门、最火爆的5个时尚话题,考研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五大流行时尚之一。随着现在社会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考研大军的行列。有些人甚至一踏进大学校园就考虑是否考研的问题了,大学校园的许多角落都充斥着各种考研辅导班的广告。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我们特对我院学生进行此项调查。
关键词:考研、就业、动机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高层次的人才越来越大。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规模也在急剧的膨胀。自2001年来,我国开始实施了研究生招生扩招政策,研究生考试一年比一年热,大学生群体作为考研究生的主力军,人数也逐年攀升,“考研热”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关注。无论大学生选择就业还是考研,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教育对于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具体个人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2012年研究生考试报名确认结束,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165.6万人,以下是历年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统计,可以看出“考验热”一直在升温。[R ]
考硕年份 报名人数(万) 报名增长率 录取人数(万) 考录比例 2012 165.6 9.6% 51.7 3.2:1 2011 151.1 7.9% 49.5 3:1 2010 140.6 12.80% 47.4 2.8:1 2009 124.6 3.80% 44.9 2.9:1 2008 120 -6.80% 38.6 3.0:1 2007 128.2 0.80% 36.1 3.5:1 2006 127.12 8.40% 34.2 3.2:1 2005 117.2 24% 31 3.6:1 2004 94.5 18.50% 27.3 2.9:1 2003 79.7 27.70% 22 2.9:1 2002 62.4 35.70% 16.4 3.2:1 2001 46 17.30% 13.3 4.2:1 2000 39.2 22.90% 10.3 4.6:1 1999 31.9 16.40% 7.2 4.9:1 1998 27.4 13.20% 5.8 4.7:1 1997 24.2 18.60% 5.1 4.7:1 1996 20.4 31.80% 4.7 4.4:1 1995 15.5 38.40% 4 3.6:1 1994 11.4 4.2 2.7:1 注:数据仅供参考? 注:数据来源,中国教育考研网
一、策划及安排
(一)调查时间2013\07\01—2013\0710:
(二)调查地点:安徽科技学院考研自习室、图书馆
(三)调查对象:安徽科技学院在校所有学生
(四)调查目的:
1、了解大学生对考研所持的看法及对自身的认识。
2、真实地了解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考研心态
3、获取在校大学生有关考研意向的各方面信息,为政府就业、就学的相关政策制定和高校教学改革提出依据。
4、通过对考研现状的了解,让更多刚进校门的大学生提前为考研做好准备,而不虚度光阴。
五、调查内容
1、被调查学生的基本资料与情况
(1)被调查学生的性别、年纪、专业
(2)被调查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
2、被调查学生的考研意愿
(1)是否有意愿考研
(2)是否选择直接就业
3、影响考研意向的因素
(1)社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就业压力等)
(2)家庭因素(父母期望、家庭经济条件等)
(3)个人因素(专业、名校情结等)
4、学生的考研信息来源(网络、辅导班、老师、同学、自学等)
(1)主要来源
(2)次要来源
5、当前的考研形势
(1)考研人数
(2)研究生录取率
6、当前就业形势
(1)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
(2)研究生就业形势
(3)就业形势的区域差异
(五)调查人员:
组长:程泽宇
小组成员:刘茂园 孙大伟 林国红 闫华炯 余丽娟 陈楠楠 郑艳芹
二、资料与方法
(一)方法设计:
调查方式:大学生考研意向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调查方法:发放调查问卷(纸质+电子邮件形式)
(二)调查流程:
1、确定调查方案
2、编写调查问卷
3、进行实地调查
4、收集调查结果
5、分析调查结果
6、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采取的形式为抽样调查,随机抽取在校学生,主要为考研学生。选取的样本100份,有效率100%
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