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剪不洗的理发店35沧海观澜古代官员的“黄金周”.docVIP

只剪不洗的理发店35沧海观澜古代官员的“黄金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只剪不洗的理发店35沧海观澜古代官员的“黄金周”.doc

只剪不洗的理发店35沧海观澜古代官员的“黄金周”   中国古代放假放得一点儿也不比现在少,而且名目稀奇古怪,官员甚至还有“洗澡假”――这恐怕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哪一个朝代放假时间最长呢?据历史学者、民俗学家完颜绍元在分析古代的节假日发现,唐宋时代是古代最舍得放长假的朝代。不仅动不动就放7天长假,每年的节假日累计起来超过50天。   古代的“公务员”定时休假的制度,先秦及秦时就有。《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任秦朝亭长时,“常告归之田”,说刘邦虽然大小也算是一个基层干部,也利用休假干点农活。到西汉建国,这个制度也得到继承。上起台省,下至啬夫,各级官吏都能享受制度规定的节假和公休。   但那时候放的假还很少,从史料记载看,两汉的节假,大多只有冬至和夏至两节。《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续汉书?礼仪志》曰:“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说是自冬至日起,百司放假,要另选吉日开衙办公。《汉书?薛宣传》称,薛宣任左冯翊即首都卫星城市市长时,“及日至休吏,贼曹掾张扶独不肯休,坐曹治事”。贼曹掾相当于后世的治安科长,过节时放弃休假,主动值班,但薛宣劝导他回家过冬至节,和家人团圆,而且说的冬至的内容,就同今天的过春节差不多。而且,汉代时夏至也放假。   除了冬、夏二至节假之外,另有定时的公休,相当于今天的星期日。《太平御览》卷六三四引《汉书》:“汉律,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汉代规则是五日一休,又因为那时候官吏都要住在机关,一般机关又缺公共浴室,所以公休又称“洗沐”或“休沐”,意思是放假回家去洗个澡。   据《资治通鉴》记载,凡办公地点在皇宫内的官吏,须一旬才得一休。此外,如太学里的学生,军队中的将士,也都享有休假,但居家离学校或营地太远,不可能当天往返,所以这个假期就得以五日一休累积折算。当官而住家不在本地的,也是如此。   轮流“休沐”或同时放假,不同的公休方式皆有利弊。历史上不少突发事变,都可以从这个视角来重新观照。据王国维考证,两汉时官吏五日一休或十日一沐的传统,一直到两宋都保持着。   《晋书?职官志》记,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更值五日于建礼门内”,然后可休一日。《南齐书?周?J传》记,周?J任正员郎时,在京师建康筑有郊区别墅,“休沐则归之”。但两汉魏晋南朝时代的休假,除全国各级机关学校统一停止办公教学活动的节假以外,其余的五日一休或十日一沐,多是采用“番休”即轮流“休沐”的方式,并不妨碍正常的公事运转。汉武帝临终,大将军霍光与左将军上官桀同受遗诏辅少主昭帝,“(霍)光每“休沐”出,(上官)桀常代光入决事”。也就是说,霍光虽然回家“休沐”,但行政中枢不能休息,于是二把手代一把手决策。   过节休假的时候谁值班呢?新入职的人就要倒霉了。   唐代的公休制度有了新的面貌,官员十日一休的制度已经确立。凡遇旬假,照例是从朝廷到百司全都停止办公,不再像汉魏时的轮休,即部分官员“休沐”而行政体系照样运转。旬休的时间,一般都定在旬尾,即十日、二十日和三十日。   日本汉学家池田温曾对《唐大诏令集》中写明日期的诏令作过统计,发现在这三个日子发出的诏令明显比其他时间少,就是旬休的缘故。   不过发得少不等于没发,旬休时虽然百司都不对外办公,但为了应对紧急情况,都要安排好值班。《南部新书》追述唐代御史台的值班制度说,凡新入台省的官员,照例都是“节假值五日,谓之‘伏豹值’;(其他)百司州县初授官,陪值者皆有此名”。可知各级衙门逢节假公休都要安排专人值班,而且多欺负新来的同事。   唐宋时代国定节假最多。与汉魏时仅有冬至、夏至两个节假日相比,唐代节假制度的又一变化,就是随着传统时令年节系列的渐趋完整和定型,公休之外的节日放假大量增加。   据《唐六典》卷二所载开元假宁令,当时的节日名称及放假天数是:“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通清明四日;八月十五日、夏至及腊各三日;正月七日、十五日、晦日、春秋二社、二月八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五月五日、三伏日、七月七日、十五日、九月九日、十月一日、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并给休假一日。”   玄宗开元十七年起,又把当朝皇帝的生日命为千秋节(后改天长节、天成地平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咸令休假”,初给假三日,肃宗时改一日;而寒食通清明的假日则由四日延长到七日。据此统计,每年的节假日超过五十天。   由于唐代宦员多享有职田,还有不少人就是官僚兼地主,为方便大家料理各自的农田事务,唐制又规定每年的五月和九月,各给官员“田假”十五天与“授衣假”十五天。加上每月三日旬休,唐代官员每年的节假与公休近一百二十天。除少数节日如元正、冬至、千秋节等,照例应参加朝贺、团拜等机关集体庆典活动外,其余都可以自由安排。而所有这些节假、旬休,以及田假、授衣假等,国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