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5.不良地质地段风险对策 4.软岩变形地段 ⑴施工原则:采用“注浆加固、改善构造”的控制原则。一是从提高围岩力学性能着手,主动加固围岩,使之承受一部分荷载;二是加长加密锚杆,使支护的荷载传入基岩深部;三是初期支护允许柔性变形消耗围岩中储存的能量;四是预留足够的变形量防止断面侵限;五是喷射早高强混凝土,抑制其变形;六是加强隧道底部结构。 ⑵技术措施: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控制开挖进尺,优化钻爆设计,降低对围岩的扰动。加强施工测量,分析测量数据,为施工提供判断依据。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加强施工量测工作,必要时采用注浆超前加固围岩、长锚杆、喷钢纤维混凝土等措施。 ⑶支护体系:严格按设计支护参数进行施工;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反馈的信息预留变形量和调整支护参数,必要的时候请设计院现场确认,调整支护参数。 六、5.不良地质地段风险对策 5.塌方地段 ⑴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对开挖面前方地层进行探测预报,判明地层和含水情况,为超前支护和止水提供依据,及时修改或加强超前支护和支护参数。尤其是施工开挖接近设计探明的富水带时,要认真及时地分析和观察开挖工作面岩性变化,遇有探孔突水、突泥、渗水增大和整体性变差等现象,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⑵加强施工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围岩收敛进行量测,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及时优化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当量测数据表明围岩收敛变形接近控制标准的警戒值时,尽快采取加强措施进行加固,抑制变形,防止因变形突变引起坍塌。 ⑶据不同地质情况和开挖方式,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的超前支护措施,注浆选材视不同岩层和地下水情况分别采用水泥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通过注浆加固周边围岩,提高其自承能力,减少围岩松弛变形。 ⑷严格按照图纸中六步CD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进行施工,严禁改变施工方案,加强超前地质水平钻探预报工作,根据钻探结果指导施工作业,保证施工生产安全、有序推进,通过对钻探数据的分析,不断优化钻爆设计,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必要时请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现场论证施工方案。 六、5.不良地质地段风险对策 6.洞口明挖段 洞口段施工必须按照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作业,分层进行支护作业,开挖后立即进行支护作业,上层支护作业完成后再进行下层开挖,严禁上层支护作业未完成进行下层开挖。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边仰坡的监测,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并制定详细的处理方案,按照处理方案对边坡及时进行防护治理。 施工顺序: 清除坡面危石→加固坡面→评估加固措施→防护→施工。 六、5.不良地质地段风险对策 7.洞口浅埋偏压地段 根据设计要求施工洞口长管棚,进洞前加设临时钢架,尽量避免洞口开挖对山体的扰动,雨季前完善排水系统,加强施工量测,及时反馈变形位移信息并调整施工方案。 六、6.突发事件的应急救灾措施 1 预案措施 预案是针对未预测到或已预测到将要发生的地质灾害但仍未发生前而制定的抢险预案,是应急救灾措施的总纲,包括抢险组织、抢险通讯、抢险材料、抢险方案、抢险材料及自救互救等。 2 组织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险情,项目部成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和项目总工为副组长,注浆施工队、出碴运输施工队为抢险救灾预备队。 3 通讯与值班预案 洞口值班室24 小时值班,24 小时保证通讯畅通,一旦发生险情,由值班室立即通知项目经理和救灾预备队。 4. 救灾措施 抢险器材准备:物资设备部按抢险需要,提前备足抢险器材,如草袋、抽水机、速凝剂、带闸门钢管、封堵用木板、方木、钢架、发电机及一些切割、焊接用具,供氧、供风和其它抢救器材与药品等,这些器材分发到抢险预备队,分人保管,并熟悉用途和用法,分放在易于装卸地点,平时不能动用。 P art 7 风险评估结论 七、风险评估结论 综合以上评估,谭家隧道、曾家隧道的风险评估结论为: ① 经风险评估,谭家隧道存在边坡坍塌、坍塌冒顶、突泥突水、塌方、洞口失稳、软岩破损等“高度”初始安全风险。 ②采取相应的工程对策后,判定其残余风险为“轻度”风险,风险可控。 ③根据隧道作业场所,风险源场所共有20种,每种工作场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源,危险源等级不一,施工前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岗前安全培训工作;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跟班制度,对风险作业场所进行详细的排查和安全交底工作。 Thank You * 曾家隧道、谭家隧道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P art 1 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铁建设【2007】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项目八:计算机网络浅析.ppt
-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运行方式)-专题培训浅析.ppt
- 长沙海关培训中心施工方案浅析.doc
- 2015-2016第一学期汽车电器题库(修改))概论.doc
- 2016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概论.ppt
- 2015-2016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航天女英雄》(共15张)概论.ppt
-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浅析.ppt
- 2015-2016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中图版必修2概论.ppt
- 2015-2016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中图版必修2概论.ppt
- 髓内外联合固定治疗股骨下段复杂骨折浅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