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8讲道教概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讲道教概论课件.ppt

道教概论 你心目中的道教是…… 神仙方术? 金庸武侠?全真七子 武当圣境? 前言:道教的历史定位问题? 鲁迅: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中的一段文字: ????“《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又有白话诗署‘唐俟’者,亦仆所为。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周作人:改良乡村的最大阻力 周作人1920年7月撰文《乡村与道教思想》说:“改良乡村的最大阻力,便在乡下人们自身的旧思想,这旧思想的主力是道教思想。” “平常讲中国宗教的人,总说有儒释道三教,其实儒教的纲常早已崩坏,佛教也只剩了轮回因果几件和道教同化了的信仰还流行民间,支配国民思想的已经完全是道教的势力了。我们不满意于‘儒教’,说他贻害中国,这话虽非全无理由,但照事实看来,中国人的确都是道教徒了。几个‘业儒’的士类还是子曰诗云的乱说,他的守护神实在已非孔孟,却是梓潼帝君伏魔大帝这些东西了。在没有士类来支撑门面的乡村,这个情形自然更为显著。” 陈独秀:最为害于中国者,非儒家乃阴阳家也。 陈独秀1918年7月15日在《新青年》上发表《随感录·阴阳家》说:“吾人不满于儒家者,以其分别男女尊卑过甚,不合于现代社会之生活也。然其说尚平实近乎情理。其教忠,教孝,教从,倘系施者自动的行为,在今世虽非善制,亦非恶行。故吾人最近之感想,古说最为害于中国者,非儒家乃阴阳家也(儒家公羊一派,亦阴阳家之假托也); 一变而为海上方士,再变而为东汉、北魏之道士,今之风水,算命,卜卦,画符,念咒,扶乩,炼丹,运气,望气,求雨,祈晴,迎神,说鬼,种种邪僻之事,横行国中,实学不兴,民智日僿,皆此一系学说之为害也。去邪说正人心,必自此始。 钱玄同:最野蛮的道教 钱玄同在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的《随感录·八》,将道教称为“最野蛮的道教”,认为: “二千年来民智日衰,道德日坏,虽由于民贼之利用儒学以愚民;而大多数之心理举不出道教之范围,实为一大原因 。” 钱玄同、陈独秀与周作人观点可以归结三点:其一,“儒释道三教”之中,“支配国民思想的已经完全是道教的势力了”;“中国人的确都是道教徒”,“大多数之心理举不出道教之范围”。 其二,道教思想是“旧思想的主力”,是“民智日衰,道德日坏”,是“最为害于中国者”,是改良中国尤其是“改良乡村的最大阻力”;中国“实学不兴,民智日僿,皆此一系学说之为害也”。 其三,如欲“去邪说正人心,必自此始”! 毛泽东: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 毛泽东在评价五四运动时说:“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反对旧八股、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的。但是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看问题的方法,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 第一节 道教的历史源流 道教的思想来源 (1)民间巫术; (2)神仙方术; (3)黄老道学。 民间巫术 我国古代先民——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以及鬼神崇拜。各种丧葬礼仪和祭鬼、驱鬼仪式随之逐渐形成。 至殷商时代——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天帝请求答案;这时期已出现专门从事沟通鬼神和人类的宗教职业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并有一套符咒驱鬼的巫术;祝以言辞悦神,是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迎神祈祷的司仪者。他们替人治病、卜筮吉凶,画符念咒等。 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准祖。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神仙方术 春秋战国时便已流衍民间,并载诸竹帛。 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 屈原:贵真人之休德,羡往世之登仙。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韩非子》:有献不死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之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其它,如《列子》书中的《汤问篇》、《黄帝篇》、《周穆王》,屈原的《离骚》、《天问》等等都将仙境描画的美妙而神秘,其仙人亦被描绘成外生死、极虚静 、不为物累、超脱自在,能腾云飞行的神奇人物。汉代的《淮南子》、《史记》中亦有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