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8章宏观地震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宏观地震学课件.ppt

第8章 宏观地震学 基岩与人工填充域 第2节 工程地震 概要 工程地震学(engineering seismology)是地震学中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强烈地震运动及其效应。早期的地震学家主要把地震当作一种自然现象来进行研究,但亦涉及强烈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1891年在日本发生了浓尾地震,接着,1906年在美国发生了旧金山地震,1920年在中国发生了海原地震,1923年在日本又发生了关东地震。这几次地震造成了巨大损失和惨重伤亡,从而使地震及其防御的研究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1931年日本地震学者末广恭二赴美国讲学,讲题为“工程地震学”,侧重强地面运动的观测和建筑物振动性能的测量,这便是工程地震学成为学科名称的起源。1962年苏联梅德韦杰夫《工程地震学》一书,内容包括地震区划和小区划以及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1983年日本又出版了金井清著的《工程地震学》,涉及了地震观测、地震活动性、地面和建筑物的振动、地震破坏现象、工程抗震设计准则等方面。由此可见,工程地震学的领域还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时因人而异。 研究主题 地震宏观考察 强震观测 近场地面运动 地震区域划分和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小区划 近场地震学 对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烈度标准提出抗震设计所需的工程参数,即定量指标。由于地震荷载是一种惯性力,一般认为这种惯性力对工程结构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地面最大加速度。然而,地震加速度的量值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和地壳表层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及力学性状等复杂因素有关,研究难度相当大。虽然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至今尚未有效解决该项问题,目前能够给出的相关数值关系见表b。 减轻地震灾害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地震预报,它是以地震发生前应变能积累过程中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而出现的前兆和历史地震活动规律为依据,以短期内准确预报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为主要目标,以便人员及时撤离或其他防范措施。其优点是可以避免重大人员伤亡,但缺点为即使预报准确,如果建筑物没有进行防震设计或采取抗震措施,仍然会造成局部或全部毁坏。 编图方法是先判定各地震区,编制出以最大可能震级为标志的地震活动区划图,再根据我国历史地震震级和震中烈度的经验关系,将各级地震危险区换算成相应的震中烈度,地震影响烈度及其分布范围,则可根据所在地震区、带的烈度衰减统计规律圈定。最终将全国区划为X,IX,VIII,VII,VI及VI类地震危险区。 各地区的基本烈度由《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 深厚覆盖层上地震动周期长 巨厚冲积层上低加速度的远震可以使高层或其它长周期建筑物遭到破坏。引起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共振,这类自由震动长周期的结构在厚层冲积层上易于产生共振则表明厚层冲积层上地表震动周期往往比较长。 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城Michoacam发生里氏8、1级的地震。距震中400km处的墨西哥城出现了严重的震害,地面摇动强烈,部分地区烈度达到9度,地震引起许多建筑物基础产生非常大的沉陷和倾斜,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亦遭到破坏 。墨西哥城遭受如此严重的震害与软土地基的放大作用有关 对抗震有利的场地条件是;地形开阔平坦;基岩地区岩性均一坚硬或上有较薄的覆盖层;若为较厚的覆盖层则应较密实;地下水埋藏较深;崩塌、滑波泥石流等不发育。 (2)工程措施 土石坝应防止地基失稳,提高坝体压实度,降低浸润曲线,以防坝体滑坡,适当增加坝顶宽和坝顶超高,以防涌浪和溃决。 混凝土坝中的重力坝和大头坝应适当增加坝体顶部刚度,顶部坡折宜取弧形,坝面和坝墩顶部的几何形状应尽量平缓、避免突变以减少应力集中。支墩坝应尽可能增加整体性,增强侧向刚度。拱坝应注意拱顶两岸岩体的稳定性。拱顶附属结构应力求轻型、简单、整体性好并加强连接部位。 地震区划抗震设计原则 2、水灾。 由水坝决口或山崩拥塞河道等引起; 3、毒气泄漏。 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4、瘟疫。 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而引起. 三、工程结构破坏现象 1、结构丧失整体性  2、承重结构强度不足  3、结构变形过大导致倒塌  4、结构构件连接支撑失效 三、工程结构破坏现象 1、结构丧失整体性  2、承重结构强度不足  3、结构变形过大导致倒塌  5、地基失效  6、非结构构件破坏  4、结构构件连接支撑失效 三、工程结构破坏现象 1、结构丧失整体性  2、承重结构强度不足  3、结构变形过大导致倒塌 我国地震地质的基本特征 我国强震空间分布及地震区带划分 我国大于6级的强震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大致以东经105°为界。西部地震广泛分布,东部地震相对稀少,震级均未达到8级。在上述两地震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