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数字控制器设计概要
2 在阶跃脉冲作用下,Q(z)的输出序列为 表2-1列出几种数字控制器引起的振铃现象,振铃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存在Z=-1附近的极点,当极点Z=-1时,R(A)最大,随着极点离开Z=-1越远,R(A)的幅度越小。大林算法就是要找出产生振铃现象的极点因子,令其中的Z=1,以消除该极点,并且不影响输出的稳定性。 表2-1 振铃特性 调节器D(z) 调节器U(kT) R(A) 1/(1+ ) 1 0 1 0 1? 1 1/(1+0.5 ) 1 0.5 0.75 0.625 0.645? 0.5 1/(1+0.5 )(1-0.2 ) 1 0.7 0.89 0.803 0.848 0.3 根据极点在Z平面单位圆中的分布,可分析出单位圆左半平面的极点和右半平面的零点会加剧振铃现象。 消除振铃现象的方法是找出D(Z)中引起振铃现象的极点,令其中的Z=1,理论证明修改后的D(Z)在单位阶跃输入时与原调节器有相同的稳态输出。 例9:被控对象传递函数 ,采样周期T=0.5s,用大林算法设计数字控制器,并设法消除振铃现象。 解:由题可知,系统为1阶,比较标准形式得到: K=1,τ=1,N=τ/T=2。当被控对象与零阶保持器相连接时,系统的广义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求得:? ? 按大林设计方法,使整个闭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为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设TH=0.1s,可得 可见含有Z1=1,Z2= -0.4967+j0.846 , Z3= -0.4867-j0.846三个极点,显然Z=1处不会引起振铃现象, 只有在 引起振铃现象。 根据上面所述方法,令分母中 中 即可消除系统的输出振铃现象。 这样得到无振铃现象的数字控制器D(z)为 例10、纯滞后补偿控制器设计 设有一纯滞后对象,对其零状态下输入单位阶跃信号,测得输 出响应c(t)如下图:其中,τ= 4(s),Tm = 16(s), 请解答下 列各问。 1、确定该被控对象可用一阶纯滞后环节来近似描述,写出该对象的传递函数G(s)。 2、采样周期取1秒,试用大林算法设计一数字控制器D(z),使闭环系统的时间常数减半,增益提高10倍。 3、请问对于该被控对象,设计的数字控制器D(z)需要考虑振铃现象吗? 解:1、据输出响应特性,可用一阶纯滞后环节来近 似描述。该对象的传递函数 2、依题意: 最后求得: 3、只有一个大于零的极点,故不用考虑振铃现象。 2.4 数字控制器的实现 实现数字控制器的方法: 1、硬件电路来实现:加法器、乘法器、延时电路 2、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在计算机控制系统常采用软件编程的方法实现数字调节器算法。从算式的复杂性和控制系统的灵活性考虑,采用计算机软件的方法更适宜。 本节介绍三种主要的设计方法并给出程序的算法和流程图。 一、直接程序设计法 数字控制器通常可表示为 式中m≤n,E(Z)和U(Z)分别为数字控制器输入和输出序列的Z变换。 上式可改写为如下形式 对上式进行Z反变换,在初始静止的条件下,可得差分方程 计算一次u(kt),需要做(M+N)次加法,(M+N+1)次乘法,(M+N)次移位,需要(M+N+2)个存储单元。可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 可直接画出实现的3种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为减少计算造成的滞后,可采用左图的实现方式。 例6-12:已知数字调节器脉冲函数为: 试用直接程序法写出的表达式,画出实现的原理框图和相应的软件流程图。 解: 由 从上式可知: N = m,b0 = 1, b1= 2, b2 = 1, a1=-5 , a2=-6 E(z) 进行Z反变换,求得数字调节器的差分方程 根据差分方程可画出程序流程图: 图7―19 直接程序法框图 开始 初始化 E(K)=R(K)-Y(K),U(K) 计算 E(K-1),U(K-1) 计算 E(K-2), U(K-2) 计算E(K)+ 2E(K-1)+E(K-2) 计算 -5U(K-1)-6U(K-2) 求U(K) 返 回 编程方法: 1、采用递推方法,本次计算值U(K),在下个采样周期变为U(K-1),E(K)变为E(K-1)。 2、为提高计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航实验学校中学部(北航附中)家长学校青春期孩子的相处之道20151217概要.ppt
- 北美洲气候概要.ppt
- 北航工程量清单计价概要.ppt
- 北航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概要.doc
- 中国园林的传统与未来.doc
- 2016-2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讲述.doc
- 北航-工程力学(一)习题1概要.doc
- 第2章 工程结构用钢概要.ppt
-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复习提纲.ppt
- 北邮2015秋季阶段作业概要.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