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篇 内容 第六章 糖代谢 第七章 脂类代谢 第八章 生物氧化 第九章 氨基酸代谢 第十章 核苷酸代谢 第十一章 非营养物质代谢 第十二章 物质代谢的整合与调节 小结 二、三羧酸循环是以形成柠檬酸为起始物的循环反应系统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AC)也称为柠檬酸循环,这是因为循环反应中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一个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由于Krebs正式提出了三羧酸循环的学说,故此循环又称为Krebs循环,它由一连串反应组成。 小结 进展:肿瘤细胞代谢重组 逆向Warburg效应 小结 小结 小结 小结 第 八 节 血糖及其调节The Definition, Level and Regulation of Blood Glucose 1.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2.胰高血糖素是体内主要升高血糖的激素 胰性(胰岛β-细胞机能亢进、胰岛α-细胞机能低下等); 肝性(肝癌、糖原累积病等); 内分泌异常(垂体机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等); 肿瘤(胃癌等); 饥饿或不能进食者等。 (三)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代谢紊乱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因部分或完全胰岛素缺失、或细胞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受体敏感性降低导致的疾病,它是除了肥胖症之外人类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 1. 葡萄糖单元以α-1,4-糖苷键形成长链。 2. 约10个葡萄糖单元处形成分枝,分枝处葡萄糖以α-1,6-糖苷键连接,分支增加,溶解度增加。 3. 每条链都终止于一个非还原端.非还原端增多,以利于其被酶分解。 糖原的结构特点及其意义: 还原性末端 非还原性末端 还原性末端 非还原性末端 1 4 1 6 4 1 一、糖原合成是由葡萄糖连接成多聚体 合成部位: 糖原的合成(glycogenesis) 指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糖原合成时,葡萄糖先活化,再连接形成直链和支链。 组织定位:主要在肝脏、肌肉 细胞定位:胞浆 糖原合成途径:活化、缩合和分支 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葡糖-6-磷酸 葡萄糖 葡糖-6-磷酸 ATP ADP 己糖激酶; 葡萄糖激酶(肝) 糖原合成途径 (一)葡萄糖活化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1-磷酸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葡糖-6-磷酸 2.葡糖-6-磷酸转变成葡萄糖-1-磷酸 UDPG可看作“活性葡萄糖”,在体内充作葡萄糖供体。 3.葡糖-1-磷酸转变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 UTP 尿苷 P P P PPi UDPG焦磷酸化酶 1- 磷酸葡萄糖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ose, UDPG) 糖原n + UDPG 糖原n+1 + UDP 糖原合酶 (glycogen synthase) UDP UTP ADP ATP 核苷二磷酸激酶 4.α-1,4-糖苷键式结合 (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连接形成直链和支链 糖原n 为原有的细胞内的较小糖原分子,称为糖原引物(primer), 作为UDPG 上葡萄糖基的接受体。 5.糖原分支酶的作用及分支的形成 分支酶 (branching enzyme) α-1,6-糖苷键 α-1,4-糖苷键 代谢途径 亚细胞定位 关键酶/调节 能量产生/消耗 生理意义 糖原合成 肝脏、肌肉、肾组织的细胞胞液 糖原合酶(别构、激素) 分支酶 *需要Glu活化成UDPG -2个高能磷酸键/mol Glu 进食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以糖原形式贮存备用,也避免血糖过高。 二、糖原分解从非还原末端进行磷酸解 亚细胞定位:胞 浆 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肌糖原分解:糖酵解提供能量 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 )指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6-磷酸或者葡萄糖的过程。 (一)糖原磷酸化酶分解α-1,4-糖苷键 1. 糖原的磷酸解 糖原磷酸化酶 (Glycogen phosphorylase) 糖原n+1 糖原n +葡糖-1-磷酸 糖原磷酸化酶仅作用α-1,4-糖苷键 2.脱支酶的作用 ①转移葡萄糖残基 ②水解?-1,6-糖苷键 脱支酶 (debranching enzyme) 磷酸化酶 转移酶活性 α-1,6糖苷酶活性 在几个酶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产物中约85%为葡糖-1-磷酸,15%为游离葡萄糖。 葡糖-1-磷酸 葡糖-6-磷酸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3. 葡糖-1-磷酸转变成葡糖-6-磷酸 4. 葡糖-6-磷酸水解生成葡萄糖 葡萄糖-6-磷酸酶(肝,肾) 葡萄糖 葡糖-6-磷酸 葡萄糖-6-磷酸酶只存在于肝、肾中,而不存在于肌中。所以只有肝和肾可补充血糖;而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只能进行糖酵解或有氧氧化。 肌糖原水解成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题解题规律提炼汇总.pdf VIP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pptx VIP
- 22S52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docx VIP
- 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施工方案.docx VIP
- HD微机继电保护测试系统说明书.pdf.comp.pdf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Lesson99-100练习题.docx VIP
- 12S8排水工程图集.docx VIP
- DZ_T 0181-199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pdf
- CJJ 143-2010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4浮梁县教体系统“归雁计划”选调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