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6吸收与解吸2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36吸收与解吸2课件.ppt

课内作业 列出吸收因子公式 最小液气比定义 吸收简捷计算步骤 总结 吸收基本概念:定义、分类、推动力… 吸收应用:气体分离、尾气净化、制取产品、回收有价值成分 吸收与普通精馏异同点 吸收重要参数:压力、温度、液气比、塔板数 吸收热效应:吸收热、气化潜热、换热 本章内容 - 吸收 基本概念 吸收原理 吸收过程分析 吸收塔设计变量 吸收过程简捷计算 四.吸收塔设计变量 四.吸收塔设计变量 四.吸收塔设计变量 平均吸收因子 有二种平均方法: (1)平均吸收因子法(低浓度吸收) 吸收因子法 (2)有效平均吸收因子法(高浓度吸收) 吸收简捷计算法步骤(设计型) 例3-15 p132 吸收简捷计算法步骤(操作型) 例 3-16 p133 6-2-3 初值的设定 由我们上面所讲的内容,我们知道,如果要能够进行计算,我们必须要知道吸收剂组分流率ln+1,i及浓度、原料气组分流率v0,i及浓度、各级温度Tn、压力、热量、级数N及各级的吸收因子An,i。对于操作型的计算,级数N是可知的,吸收剂、原料气的组分浓度、流率及温度是可知的,如果没有压降,各级压力相等,也就是说等于全塔操作压力,那么压力也是可知的,当进行绝热操作时,热量就可以不考虑了。所以只有An,i及 Tn是未知的。由于各级温度初值不能按线性分布设定,(所以我们要考虑温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利用与它相关的因素对它的影响来设定温度)。在吸收塔内,温度变化主要取决于溶解热,所以可以假定温度变化与吸收质溶解量成比例(溶解量越大,溶解热就越大,温度的变化也就越大),温升比应等于溶解量的比值。也就是说,溶解量确定了,温度也就随之确定了。因为溶解量与各级与各级的组分流率vn及ln有关,同时,各级吸 收因子An,i也与组分流率及相平衡常数有关,而相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确定之后,相平衡常数也就确定了。所以我们只要对组分流率vn与ln的初值进行设定,就可以得到温度、相平衡常数及吸收因子,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吸收塔的逐级计算了。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吸收塔与精馏塔的区别是,它不能像精馏塔那样按恒摩尔流假定的办法对初值进行设定。由于吸收过程只进行单项传质,所以,可以按“恒流 率比”的概念来设定流率初值。假定全塔各相邻级间气相流率之比值相等,则 将各比值连乘,得到: 由上式可以推导出各级气相流率的计算公式: 其中,v0 — 原料气流率 vN — 吸收后离塔尾气的流率 vN我们可以根据各组分吸收率估定。这样我们就可以估计出各级的气相流率。 液相流率可以根据全塔的物料衡算式求出: ln+1 =vn+ l1 -v0 其中:l1 — 富吸收液流率,可由各组分收率估算 各级温度初值不能按线性分布设定,吸收塔内温度变化主要取决于溶解热,我们假定温度变化与吸收质溶解量成比例,温升比应等于溶解量比,所以得到: 整理上式,则可得到自第2级至第N级温度初值的计算公式: 式中T1是未知的,我们必须要先把它解决。从全塔看,T0,TN+1为已知条件,假设离开吸收塔的气体温度TN较进入吸收塔的吸收液温度高2~6oC,那么就可以利用全塔的热量平衡解出离塔的富吸收液的温度T1。利用式(6-47)求出各级温度后,估算各级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Kn,i,算出各级各组分的吸收因子An,i,就可以进行首轮逐级计算。 6-2-4 流率与温度的校正 用假定的流率与温度初值,逐级算出气相,液相组分流率分布后,必须通过迭代计算对流率与温度假设值不断加以修正,使之逐步逼近,最后达到收敛要求,为避免同时修正诸变量的复杂性,采取流率与温度分布校正的办法。 (1). 流率分布的校正 当用式(6-39)逐级计算出气相组分流率后,逐级将组分流率值加和即得新一轮气相流率值: 这种迭代法为直接迭代法,收敛判据规定前后两次算出的各级气相流率差值应小于最大允许偏差。计算中如发现新vn值有过度修正情形时,可以采取适当的阻尼措施。流率校正的具体步骤可按下述顺序进行: (1). 输入原始数据,包括用简捷估算的级数,吸 收率,并估算塔两端出料状态。 (2).?假设vn(k), ln及Tn(Kn,i)初值。(k纪录迭代次数,此时,k=0)。 (3). 计算An,i=ln/(vn(k) Kn,i) (4). 用式(6-39)自第N级至第1级逐级算出全部vn,i及ln,i。 (5). 计算新的 (6). 从各级的流率偏差中找出最大者: (7). 考察?vmax ? ?v(0.001)?如果满足此条件,则流率校正完成,向下做温度校正。 (8). 否则,返回(3),用新的vn(k+1),ln重新计算 (2) 温度分布的校正 温度的校正利用热量平衡解决。有关符号定义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