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郑州三检)概论.ppt

2016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郑州三检)概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 语文 参考答案 郑州市第十六中学——张艳奎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概念混淆。“它随着城中人口的聚集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增加而产生”有误。根据文意,早期的“市”并非城市生活的产物。) 2.C(以偏概全。“商人和手工业者则可在所居住的坊里开店经营”有误。原文说“但在‘市’周围的坊里,往往由于有商人和手工业者居住,所以有所例外”,可见“可在所居住的坊里开店经营”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只是少数个例。) 3.C(曲解文意。“这一过程发端于唐代中叶以后的肃宗至德年间”有误。根据原文,应是发端于“唐代中叶以后”的某个时期,开始是“在一些坊内开始出现商贸活动,有的甚至破坏坊墙而临街设店”,到肃宗至德年间“人们纷纷穿破坊墙而临街设铺”,对坊市制的破坏已经较前更甚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初州兵三万,悉取给于度支。侑一岁而赋入自赡其半,二岁而给用悉周,请罢度支给赐。而劝课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请立德政碑。) 5.B(“朔”还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6.C(“认为应……宽大为怀”理解有误,原文是说殷侑主张对“助逆”的王廷凑宽容,而对李同捷则要专力讨伐。) 7.(1)殷侑一直站立着不动,(直到)宣布朝廷的旨意完毕,可汗责备他傲慢,扬言要扣留他而不让他回朝。 [5分;译出大意给2分;“宣谕”(“宣布命令;晓谕”)、“倨”(“傲慢”)、“宣言”(“扬言,宣扬”)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凡是有关朝廷的得失,(殷侑)都加以陈述论奏,(终)因言辞激烈切直,而被调出京城任桂管观察使。 [5分;译出大意给2分;“悉”(“都,全”)、“以(“因,因为”)”、“出”(“出任,一般指京官外调”)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①滞留他乡、思归不得的惆怅(归乡的渴望)。诗人病后思归,遥想故园菊花又开,而自己却辜负了回乡赏花之约,心头更觉怅惘。 ②凄凉落寞之感。秋风萧瑟,侵入发肤,让诗人心中倍感凄凉(如答“秋风吹白了霜鬓,满是‘白发生头未得归’的惆怅”也可)。 9.①意境营造:本诗以清蝉、斜阳、暮鸦、衰草、秋风为主要意象,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意境;杜诗以急风、高天、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为主要意象,营造出雄阔苍凉的意境。 ②章法结构:本诗一、三联写景,二、四联抒情,两者穿插交错,景情转换灵动自然;杜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由景及情,层次清晰。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3)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6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得分。(B项“暗示……而这也正是……”理解错误;D项“早就厌嫌……”理解错误,从小说中看,阿熳并无此意;E项“回归传统”理解不够准确。) (2)原来,阿熳的身心被快节奏的生活吞噬着,内心紧张焦虑,终日神思恍惚、心绪不宁,所以睡眠时常常做梦;后来他放慢了生活的节奏,感觉身心舒泰,心境安适,怡然自乐,因此也就没有梦了。(6分,分号前后各3分,意思对即可) (4)①丰富塑造人物的角度和手法,侧面烘托阿熳的形象。如通过写女友因对他不满而与他分手,侧面表现了阿熳坚持“慢生活”的决心和他的不被理解;用周围人对阿熳的过度关注与阿熳的宠辱不惊形成对比,突出了阿熳闲适心态的难能可贵;通过写上司对他的赏识,侧面表现了他的能力和对公司的责任心。 ②丰富小说内容。如通过写同事们对阿熳的种种揣测评议和对他升迁的嫉恨,表现一些人阴暗猜忌的心理和喜欢搬弄是非的习惯,增加了小说的丰厚感(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广度和现实感)。 ③突出小说主题。通过写穿行窄巷的骑车人起初对阿熳慢行的不满、怒斥,到对他悠闲骑行的嫉妒,到受其感染也悠然慢行,肯定了阿熳的生活方式,突出了小说倡导慢生活的主题。 12.(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得分。(B项“尤其是向不在金大任教的大师们请教”表述不严谨;C项“为新诗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评价不当,原文只肯定了其对新诗的创作热情,并未言及对新诗的贡献;E项“秉承伯父君硕先生的教育方法”文中无据。) (2)①在文史研究尤其在古代诗学的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与沈祖棻合作出版《古典诗歌论丛》;②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作出重要贡献,尝试将批评与考据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研究古代文学的新方法;③“发愤著书”,在“文革”结束后陆续推出了十多部蕴含饱满的生命激情和达到不凡的思想深度的著作。(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 ①选材上,紧扣传主的学者身份,侧重叙述传主的求学历程、学术成就及学术研究方法。 ②写法上,叙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