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形态与政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经济:形态与政策

中国经济:形态与政策 徐国进 2016-07-08 ? ???? 目前中国经济形态以及运行特点,是中国经济固有运动规律的表现和反映。一方面,中国的工业革命自19世纪60—70年代的“洋务运动”算起,迄今大致经历了15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中国社会的人口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依然呈现为农村和农业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大多数;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以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把中国经济彻底的融入到全球化的洪流中,这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的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是直接生成现存的中国经济形态的两个主要的根源。 一、现行中国经济形态的特点与趋势 当前,国外经济学界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中国将经历成长阵痛;另一派认为中国经济面临崩溃危机。最近,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道琼斯旗下新闻网站Market Watch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危机不会像1997年的亚洲货币危机,也不会像美国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而是像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而其实,经济学家们以历史上发生于发动工业国的经济周期与中国想类比,肯定不会得出有关中国经济形态与实质的科学结论来。 自1980年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形态的变迁存在两个明显的主线:一是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一是产业结构的巨大调整。 在中国经济30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可以认定的是,住宅业、汽车业、电信业、金融业——这四大领域是对中国社会结构以及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发生重要影响的产业。严格说来,房地产业、汽车业、电信业、金融业四大产业领域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走上大规模的发展之路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这四大产业呈现爆发式的并且齐头并进式的发展。而且,它们都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才呈现出爆发式发展的态势。从政治上说,1992年春季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是政治上的催化剂和导火索。 住宅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开始之时,中国城乡居民的住房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住宅业的高速发展,是中国城市社会长期住房难积累的必然结果。一般认为,中国房地产业大体经历了5个历史阶段:初步形成时期(1978年至1991年)、房地产过热时期(1992年下半看至1993年上半年)、市场调整时期(1994年至1997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时期(1998年至2002年)、宏观调控时期(2003年至今)。1998年,中央提出“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顶层设计。由此开始了房价持续十余年的暴涨。必须要说的是,中国的土地政策和产地产企业的税收政策才是房价上涨的主要根源,把房价过高归咎于房地产企业的看法,是一种没有看到实质问题所在的认识。 固然,住宅业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行业。虽然这个行业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很多,诸如强行拆迁引发的各种各样的致死、诉讼、上访告状等等冲突和矛盾,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占用了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一旦出现房产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将直接影响整个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而且,地产商的社会集资规模不断膨胀,这些高息集资一旦出现兑付问题,就会造成大面积的社会震荡。 住房市场化给房地产业带来了20多年的繁荣期。到2015年之后,这个行业的繁荣期仿佛走到了尽头,首先是房产销售的普遍低迷,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呈现萎缩的状态,而且,房产库存数量的居高不下,这是过多开发的后遗症。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年代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已经扩大到失控的程度,随着大量的房地产企业的失信和违约,大中城市的住房出现了大规模的库存,已经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当下仍然没有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总之,住房业面临着一次普遍而深刻的产业调整。随着中国政府“城镇化”政策的推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大中城市的住房开发迅速向小城镇和农村转移。这种趋势必须得到正确的引导和规划,才能够避免类似城市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不当开发造成的大量“鬼城”现象。同时,中国的小城镇以及农村社会的发展,决不是简单地依靠住房业开发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完整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能源、交通、住房等产业的平衡发展,同时,更需要社会的“软实力”的普遍发展——教育、文化、医疗、科技等因素的强力发展和支撑。 汽车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汽车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到每个城市家庭,农村的富裕家庭也开始拥有汽车。由此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公路建设,与交通有关的整个行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的基础设施。但是,中国的汽车厂家,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计工艺,或者直接与欧美汽车厂家合资,迅速淘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所谓的“几十年一贯制”。 汽车业的快速增长,使得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极大地改变了城乡居民的出门方式和出行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