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级设计证书号:A134004998 甲级勘察证书号:110102—kj
安徽省铜陵市磷铵站重建工程
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核定:
审查:
编制: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2013年11月
1 基本情况
磷铵站重建工程位于铜陵县六国化工北侧,设计排涝流量为21.3m3/s,装机7台套,总装机容量1925kW,主要由水系沟通工程(含上套涵、建华涵及铜官排涝沟)、引水渠、进水闸(拦污闸)、前池、站身、压力水箱、穿堤涵洞、汇水箱及防洪控制段等组成。
泵站在进行前池施工时(2013年5月18日),站身底板与右侧翼墙底板交界处出现渗水险情,流水沿底板底面流出,并带有黑色粉状细颗粒。当天外江水位达9.73m,前池池底挖至高程3.6m,内外水位差6.13m。5月23日,泵站压力水箱与老站值班室间发生大面积坍塌,坍塌区域以原排水深井为中心呈扇形分布。时值临近主汛期,为保证施工安全及泵站度汛安全,经综合考虑,对前池采用反滤料回填压渗并充水,使前池与长江水位差不大于1.5m,每天进行水位、沉降等险情观测并记录。
汛后(11月7日,当天外江水位低于5.23m),为确定冒水点,对坍塌处排水深井进行了探挖。挖到7.0m高程时,经观察,深井内水位约为6.5m,在深井外侧约7.3m高程处,有渗水从铁路路基方向渗出,并带出大量粉砂。观察前池冒出点,间歇有大量气泡冒出。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站基土质为淤泥质中、重粉质壤土,夹薄层轻粉质壤土、极细砂,呈千层饼状。现场险情表明,渗水部分来源于潜水,但尚无法确定外江水位的影响。为保证泵站安全,确定采用高压喷射灌浆进行处理,在站身周围及前池构建悬挂式防渗板墙,以降低下游出逸坡降。
2 地质条件
2.1 地层
根据勘探孔揭露,勘探深度范围内站基述如下:
人工填土层 (Qml 4):多为堤、路身堆积土,以中、重粉质壤土为主,上部夹灰渣、砾石等,棕红、灰黄色,软可塑,稍湿。高~中等压缩性土。底高程11.85~9.03m,厚度1.20~7.20m。
1层 (Qal 4):重、中粉质壤土,为下部淤泥质土层的硬壳层,局部夹轻粉质壤土或砂壤土,中上部含植物根系、蚌壳等。灰黄、灰色,软~可塑,湿,中等~高压缩性,层厚1.20~4.30m,层底高程10.05~5.83m。
2层(Qal 4):淤泥质中、重粉质壤土,灰色,软塑,局部千层饼状,夹薄层轻粉质壤土、极细砂,夹层厚度一般不超过0.5m,高压缩性,层厚8.70~16.30m,一般厚度10m以上,层底高程0.57~-8.16m。
2-1层(Qal 4):中粉质壤土与细砂互层,本层土为2层淤泥质土中的夹层,灰色,软塑/稍密,互层厚度10~30cm不等,高~中等压缩性,层厚0.90~4.80m,层底高程-4.23~-8.10m。
3层(Qal 3):细砂,上部夹中粉质壤土互层,中下部含砾,灰色,中密~密实。低压缩性。本层未揭穿,可见最大厚度24.85m,最低高程-21.83m。泵站土层指标建议值表
层序 地层名称 fk Es 饱 快 固 快 K f 备 注 C φ C φ kPa MPa kPa 度 kPa 度 cm/s 土 110 4.5 25.0 8.0 1.0E-5 0.35 1 重粉质壤土 85 3.0 20.0 5.0 17.0 12.0 2.5E-6 0.40 0.20 2 淤泥质中粉质壤土 75 2.7 17.0 4.0 16.5 11.5 5.0E-6 0.35 0.22 2-1 粉质壤土夹细砂互层 80(100) 3.5(5.0) 18.5(6.0) 5.0(20.0) 17.5 13.0 1.0E-4 0.20 0.30 括号内数值为砂性土指标 3 细砂 200 13.0 8.5E-4 0.10 工程区地下水类型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
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全新统上部砂壤土、粉质壤土中,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汛期高水位也常受孔隙承压水补给,且与地表水也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
孔隙承压水主要分布于粘性土(相对隔水层)之下的细砂~砂砾石中,含水层厚度一般10m以上,含水丰富,因长江切割很深,该层出露于长江河床内,地下水位随江水位涨落而变化,枯水期地下水位稍高于江水位,向长江排泄,汛期江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受江水水平及越流补给,具一定的承压水头。
勘察期间测得孔隙潜水位埋深在0.95~3.27m之间,相应高程11.84~10.08m,同期内沟塘水位10.91~11.05m,长江水位5.24~5.63m,承压水位因与长江联系较紧密,与水位高程相差不大。
截渗墙布置
3.1 截渗墙布置
垂直截渗墙自压力水箱外侧围到前池末端,为悬挂式,平面呈U型布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供配电安全管理规程供配电安全管理规程.doc VIP
- ACS880 FPNO_21_PROFINET IO通讯调试指导.docx VIP
- 2025年新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卷(附参考答案) .pdf VIP
-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含期中期末及答案.docx
- BH207 GL 12 050风险岗位应急处置管理制度 副本.docx VIP
- 中小学幼儿园基孔肯雅热健康教育课件.pptx VIP
- 2024版社区两委考试题目.pdf VIP
-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评估政治试题.pdf VIP
- 2024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2024年无锡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