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概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概要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 1 修辞方法 2 表达方式 3 表现手法 4 结构技巧 3 赏 析 表 达 技 巧 修辞 手法 表达 方式 比喻、比拟、对偶、借代、夸张、反问、设问、排比 想象、联想、对比、对照、衬托、渲染、 烘托、用典、赋比兴、象征、动静结 合、虚实相生、借古抒怀、借古讽 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 哀景写乐情、以小见大、以景结情.卒章显志、抑扬等。 表现 手法 篇章结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曲笔入题、点面结合、承上启下、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悬念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结构 技巧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狭之分。 广义上的含义等同于表达技巧, 而高考通常在狭义方面使用它,主要包括:烘托、渲染、反衬、抑扬、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情景交融、以小见大等。 很多时候,表现手法与其他手法在运用上并不存在严格界限,在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亦可将其他手法视作表现手法的基本内容。 表现手法 1、描写方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白描等 2、抒情方式 3、其他的表现手法:衬托、对比、 用典、象征、 对写法、渲染、烘托、 画龙点睛、想象和联想、照应、抑扬结合、 赋比兴、以小见大 知识梳理 古典诗词常见的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一、借“景”抒情 如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二、借“物”抒情 如托物言志 三、借“事”抒情 如借古讽今、寓情于事、用典抒情等 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判断方法—— 判断方法: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诗句中有直接表明情感的字、词、句。 如: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 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 杜甫: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达了相思之苦。 间接抒情 判断方法:作为一种委婉含蓄的抒情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多种手段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这样的诗句中往往没有直接表明情感的词、句。 1.借景抒情 2.触景生情 3.寓情于景 4.以景结情 一、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缘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练习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触景生情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融情于景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借景抒情 寥落 愁 4、以景结情 “以景语结情语”(宋,张炎)是古典诗词重要的结构方式之一。所谓“以景结情”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以马鸣萧萧的情景作结,写出了作者的依依惜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